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在每天500字记录逐周递增至3000字之余,还需要互动地去每天回答一个zhihu.com的问题。以此训练自己的思维,给大脑做做体操。
遇到好问题是幸运的,一个好问题,就是钓自己心灵之鱼的钩子。启发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发现自己思维的盲点与探幽索隐处。一个好的问题,认真去回答,在互动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过往经历和习得的经验技能,翻出来练一练。在巩固的同时,也可以慢慢地织起一幅起初看似各不相干、过后实则相契的智慧的图景。
行动是改变的第一要素,只要动了,不管成不成,也不管好不好,心里的负罪感就舒缓了许多。因为毕竟雏形出来了,事情推动了,影响发生了。能带来高频反馈的行动,更像是游戏中频频点击敲打的键盘,发出的指令,立马给你反馈,或奖或惩,都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这存在感当然不是终点,确是通往精进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手段和办法。
要面子与进取型,只在一念之间,很多地方在表面上看来是类似的,比如坦然了自己的面子之后,面子也可以作为进步的阶梯,以面子作为外在的驱动力,去专注于进步中。特别是那些很难衡量的长远发挥复利成效的进步。这时的自己,要去脑补自己的进步有多长远,可能带来的变化,有多牛X。人跟人的差别,可能不是努力程度的不同,而是脑补能力的不同。
早上我立马把书稿统合,把文章编辑发出……静静地等着子弹飞一会儿;再去做其他的事:试termial的快捷键与常用的命令;翻看关于完美主义的文章,并试着去反思自己的退货,是属于否完美主义还是当机立断的改变?
自己写日记,没反馈;jianshu就好很多,有读者的慢慢积累并留言,哪怕一个读者都没有,也有那个字数统计的功能,打每一个字的过程,左上方的字数滴滴答答地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