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架构
搜狐新闻的信息架构做的并不好,有些内容嵌入太深,让人很难寻找。离线刊物、离线视频和意见反馈等。在第一次使用需要很多的时间来思考、寻找这些功能。在Tab按钮中“我的”里面包含了阅读圈跟个人设置,让个人设置藏的更深了。
个人修改的新版信息架构,主要修改了“菜单”跟“我的”的信息架构,并将阅读圈独立了出来新增了一个“发现”Tab按钮。
将个人信息中的个人主页分离了出来,呈现在另一个页面中。将菜单中的“设置”移到了“我的”。
离线视频跟离线刊物的位置还是有待商榷。整合之后的新版架构跟主流的APP架构相似,可以降低新用户的学习成本,能让他们更快的找到想要的功能。
页面流程图
根据修改后的信息架构,设计成的新版页面流程图。
“新闻”标签交互分析
1.当位于“新闻”的首页时,向右滑动将进入带有广告的启动页。用户肯定会很疑惑怎么突然就进入到了这个页面,完全没有提示。由于跟启动页一样,用户会认为程序是出现错误然后重启了。这个交互的体验非常的不好,可以取消掉。
2.在每一条新闻的右下方有一个子菜单按钮,非常的少且点击区域也是很小的。可以适当增大。
3.页面最上方的导航Tab中“订阅”出现的很突兀,订阅并不是跟其他频道一样的性质。由于订阅之后的内容会在阅读圈内出现,可以将订阅这个功能放在阅读圈内。
4.在进入一条新闻正文后,下方的工具栏中的调整字体功能设计的非常不合理。字体大小有大中小三种选择,但是在该页面的3个选择的字体大小是一样的。用户选择其中一个后并没有展示该大小的字体是多大的。由于工具栏是一个新页面,若字体修改不合适,用户还需要在进入该页面进行操作。
可以修改成在此页面3种选项的大小跟他们选择后的大小一样。让用户可以直观的了解该选项的字体大小,进行合适的选择。
“视频”标签交互分析
1.第一次切换到视频页面时,视频瞬间开始自动播放且带有音效,吓了我一跳。这种视频播放模式跟Ins有点类似,但是Ins不是默认开启音效,需要轻触点击才会开启音效。个人觉得Ins的这种模式会更好。既不会在第一次打开时惊吓到用户,在特定环境下也不会打扰到其他人。
2.自动播放这个功能,在APP内没有开关按钮。如果有用户不喜欢或者不需要这个功能时,不能在APP内设置。这样会对用户造成困扰。尝试了多次后发现,在视频播放后点击暂停后,退出APP再次打开就不会自动播放了。也就是说如果想禁止自动播放,需要在每次退出前在视频页面对当前播放视频点击暂停,才能在下次进入时视频没有自动播放。
所以有必要新增一个禁止自动播放的选项或者使用Ins的播放模式。
3.在每一个视频下方会有3个功能选项,第一个为下载功能。在点击下载后,需要跳转到另外一个页面才能看到下载进程,非常不方便。
由于点击下载后并不能继续播放,可以在下载按钮处增加一个动效,该按钮根据下载的百分比开始变红,当完成下载后,该按钮变成全红。这样既可以在当前页面让用户清晰看到下载程度,也能标记已经下载过的视频,使用户不再重复点击下载过的视频。
4.在离线视频页面中,编辑的弹窗位置设置非常不合理,不符合IOS和Android的设计规范。也没有在页面中中突显出来。
在选择删除离线视频后,出现的强提示弹层会占满整个页面,也没有突显可操作的位置,会让用户需要时间来思考进行下一步操作。建议修改成在页面中央出现提示弹层。
其余的交互分析
1.APP内的分享弹层也是非常与众不同,也是弹出一个新页面。可以考虑遵循一下各平台的设计要求。
2.关于IOS版本的启动页,在启动IOS版时,会出现一个带有搜狐的LOGO启动页停留时间约1S,然后再进入停留3S的广告页面,4S的启动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在Android版的LOGO只出现了0.2S,这个应该算是程序的小bug吧。过长的启动时间,非常的降低用户体验。建议启动时直接进入停留3S的启动广告页。
由于不是常用搜狐新闻客户端,所以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没注意到。第一次进行交互分析,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下次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