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卸磨杀驴是官场的永恒主题,这一次轮到了李鸿章
1895年3月中,西太平洋。
万倾碧波上,一艘德国商船“公义号”和她的姊妹船“礼裕号”正开足马力一路向东,船上高悬“中国头等议和大臣”大旗。
甲板上,一个身材高大、略带驼背、须发花白的老者身穿黄马褂、头戴三眼花翎,手扶船舷向东眺望,脸上表情复杂,安祥平静中却流露出些许的愤懑和悲凉,周围的随从恭顺地围绕着他。
半晌,老者费力地张口,缓缓吟出一首七言绝句:
晚倾波涛离海岸,
天风浩荡白鸥闲。
舟人哪识伤心处,
摇指前程是马关。
言毕,老者痛苦地闭上眼睛,任太平洋上乍暖还寒的海风吹拂他已经略显干枯的发辫,远处,似乎已经能够看到那个初贫乍富的强盗岛国,而船下寂寞无边的深蓝中似又隐藏着无边的屈辱……
这个老者,就是大清帝国前往日本议和的全权大臣李鸿章,而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他的亲信幕僚们:李经方(李鸿章嗣子,也是此次出使的议和大臣),伍廷芳(作为伟大的老一辈资产阶段外交家,他还将在这部书中出现无数次,我们需要记住他)和马建忠博士(马相伯之弟,语言学家,外交家,洋务派干将)等。
李鸿章这次到日本,是与对方进行停战谈判的,原因很简单:甲午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