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江宛如一条碧绿绸带穿城而过,滋养着南宁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一座座形态各异的跨江大桥横跨其上,不仅打通了城市的经纬脉络,更镌刻着时代发展的轨迹。从承载历史记忆的经典之作到彰显现代科技的艺术珍品,这些桥梁既是连通两岸的交通枢纽,又是凝聚智慧结晶的建筑丰碑,串联起南宁的城市记忆与未来图景。
本篇文章,带你了解南宁12座主要的跨江大桥。你觉得哪座桥最美呢?

一、邕江大桥:时代丰碑
邕江大桥作为南宁市首座跨江公路大桥,于1964年7月15日竣工通车,是中国最早采用苏联闭口薄壁杆件理论设计的悬臂式钢筋混凝土箱型薄壁城市桥。全长394.6米,两端跨径为45米的单悬臂梁,中间5孔跨度各长55米,采用23米中间挂梁的双悬臂梁。其建成结束了南宁市民依赖轮渡往来南北岸的历史,成为当时连接南北市区的唯一通道,对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边防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虽历经数十年风雨和洪水、重型坦克通行等考验,桥身依然结实硬朗,不显老态,见证了南宁从一个滨江小镇向现代化都市的蜕变。

二、南宁大桥:艺术典范
南宁大桥是世界首座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于2009年9月通车。全桥总长1314.773米,寓意 “一生一世”。其设计打破传统桥梁对称结构,采用独塔双拱肋向外倾斜的独特造型,东拱肋倾斜角69.72度,西拱肋倾斜角66.54度,两拱肋在主梁下交汇、拱顶分离,形成“展翅蝴蝶”般的视觉效果。全桥无横撑支撑,依靠吊索与拱肋刚度平衡,结构轻盈优雅。夜晚,桥上的灯光璀璨,拱肋线条犹如彩带横跨邕江,吊索似竖琴琴弦,在灯光烘托下宛如 “瀑布流光”,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的城市地标。

三、白沙大桥:技术标杆
白沙大桥于1995年建成通车,是邕江上第一座斜拉索桥。全长2604米,主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扇形双索面独塔斜拉桥,整体造型如同一条巨龙卧在邕江之上。桥塔高为69米,主墩桩基有14条,每条63米长,从基底到塔顶的总建筑高度达到158米,展现了当时广西桥梁建造技术的最高水平。它南接白沙大道,北接教育路和双拥路,将江南的东部与市区南湖一带相连,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状况。

四、葫芦鼎大桥:环线关键
葫芦鼎大桥于2007年6月15日建成通车,西起星光立交,上跨邕江水道,东至青竹立交。桥梁线路全长1930米,主桥长1127.8米,宽41米,设计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它是南宁市快速环道的组成部分,也是广西最大的悬臂现浇箱梁桥。通车后,西接白沙大道,东连竹溪大道,补上了南宁市快速环道的最后一道 “缺口”,使快环由 “C” 变成 “O”,显著提升了城市交通效率。

五、北大桥:内环纽带
北大桥是内环线上连接中心区与江南区的大型城市桥梁,于2008年建成通车。主桥长460米,宽40米,桥面分为双向4车道,属城市主干道I级。它分为主桥及两岸接线工程、江南路高架工程两部分,工程建成后,有效缓解了中心区与江南区的交通压力,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六、桃源大桥:分流利器
桃源大桥是南宁市第八座横跨邕江的大桥,于2008年10月17日通车。该桥全长899米,其中主桥长371.8米,引道长120米。同年,北大桥和桃源桥同时通车,这两座桥成为邕江大桥的 “左右手”,替邕江大桥分流交通压力,让南宁市内环线实现全线连通,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道路网络。

七、凌铁大桥:曲折见证
凌铁大桥于2004年12月16日动工兴建,于2009年12月3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2013年8月27日通车运营。由于种种原因,从开工到建成通车历时9年时间,且中间经历4次停工,是南宁市建设时间最长的大桥。西起星光大道,上跨邕江水道,东至植物路,线路全长2011.13米,主桥全长307.502米。它的建成进一步丰富了邕江上的桥梁布局,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八、英华大桥:文化印记
英华大桥造型灵感来源于广西浦北出土的汉代文物——羊角钮编钟,桥塔既有古典韵味,又有现代美感,寓意乐舞邕江,音绕八桂。为单索面悬索桥,西起凤亭路,上跨亭江路,向东跨越邕江后,东接英华路与半岛环线交叉口,是连接江南片区和柳沙片区的一条便捷交通要道。2012年11月开工建设,2014年12月28日竣工。大桥路线全长1017.76米,主桥长500米,南北岸主塔高100米,主桥为单主缆悬索桥,造型独特、美观、大气。

九、五象大桥:新区动脉
五象大桥于2012年10月21日动工建设,2014年9月1日通车。南起五象大道,上跨邕江水道,北至柳园路,线路全长1320米,主桥长590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千米/小时。它的建成有力地推动了五象新区的开发建设,加强了新区与老城区的联系,为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十、良庆大桥:现代通途
良庆大桥于2013年10月26日动工兴建,2016年4月30日正式通车。线路全长为3119米,主桥全长420米,桥面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实现了凤岭南和五象新区之间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员交流。作为南宁建设中最现代化的桥梁之一,展现了南宁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和进步。

十一、青山大桥:跨度之最
青山大桥于2017年5月1日建成通车,西起青环路,与青环立交衔接,向东跨越邕江后桥梁在滨堤路前落地。大桥全长1.8千米,主桥长770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千米/小时。主桥为双塔斜拉桥,主塔高度137米,主跨达到了430米,主塔高度和主跨长度均为目前南宁市所有跨江桥梁之最,成为邕江上的又一壮观景象。

十二、蒲庙大桥:科技新星
蒲庙大桥原名邕宁邕江大桥,现名蒲庙大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的重点工程。为主跨312米的中承式钢骨拱桥,结构为两条平行的钢管铪箱型截面拱肋,肋宽3.0~4.0米,肋高5.0~6.8米,矢高52米,矢跨比六分之一。其跨度居当时世界同类桥梁之首。引桥为两组4×16米预应力U型空心板,全桥总长458.4米。桥面行车道12米,人行道2×3.45米,桥面总宽18.9米。由武警交通指挥部工程设计研究所设计,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第二工程处施工,于1993年1月开工,1996年8月竣工、9月通车。桥型美观,桥身涂上多种颜色,光彩夺目,远看似雨后的彩虹。

从早期的实用主义到如今的美学追求,南宁的跨江大桥见证了城市建设的飞跃历程。它们不仅是钢铁水泥的复合体,更是城市精神的物化象征——既承载着历史积淀的厚重,又展现着面向未来的豪情。当暮色降临时,千姿百态的桥梁灯火次第点亮,恰似星辰坠入邕江,映照着这座宜居之城蓬勃发展的时代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