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村长的多面人生

        "较真”村长的多面人生

  一一左永付散文《村长轶事》简析

              □简希刚(楚水之湄)

        30多年前,左永付先生与我一样,都在乡镇担任宣传干事。他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活色生香的文字,曾受到国家、省、市报人的好评和关注。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逆境人生,左永付先生始终眷恋文字,笔耕不辍。除采写新闻外,小说、散文、诗联等均有涉猎。近日,微刊《印象红磨坊》推出了左永付先生的散文《村长轶事》,该文以生动鲜活的文字,塑造了一位村长刚柔并济的立体形象。现简析如下:

        一、人物形象:刚柔并济的“硬核”村官。

        1、 少年憨直,自带反差萌:文中的郑村长读小学时因尿床引发全班哄笑,却“提着湿裤子站得笔直”,孩童的窘迫与骨子里的硬气初显,为后文“硬气”人设埋下伏笔。

        2、 果敢强硬,守规矩护村集体:制止村民私拉乱接工业电,吼骂中藏着对村民安全的担忧,刷“偷电一时爽,漏电火葬场”标语,粗粝语言里是务实的威慑力。

        面对外村人马哥欲违约赖着承包鱼塘,郑村长抱起二百斤石磙硬核对峙,一句“规矩就是规矩”点明原则,用“狠劲”捍卫村集体利益。

        3、细腻暖心,解村民实际难题:帮吴莉父母“高价包销”菜籽,化解子女担忧与老人“种田瘾”的矛盾,“高端局”操作里藏着对村民需求的精准回应,刚硬之外见温情。

        二、叙事风格:鲜活接地气,细节见真章。

        1、语言生动,充满乡土气息:比喻贴切,如“身材像双开门冰箱”“腿肚子直转筋”,方言化表达(“白嫖”“卷死年轻人”)拉近与读者距离,穿插抖音梗(“尿床村长”“神仙村长”),新旧元素碰撞,凸显人物在时代中的鲜活感。

        2、 以小见大,映射村官群像:从少年尿床、制止偷电、解决鱼塘纠纷到助力老人卖菜籽,琐事串联起郑村长数十年的坚守——始终“守着那份较真劲儿”,既写个体传奇,也映射基层干部“办实事、敢担当”的群体特质。

   

        三、核心主旨:不变的“较真”,永恒的初心。

        全文以郑村长“较真”为线索,少年时因尿床“站得笔直”的倔,成年后护村护民的“狠”,帮村民排忧的“细”,本质上都是对“责任”的较真。结尾“在新时代浪潮里守着较真劲儿”,点明清廉务实、坚守原则的基层干部形象,传递“接地气、办实事”的执政理念——比起“PPT里的励志故事”,百姓嘴里的传奇,才是对初心最好的注解。

        战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云:"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有理由相信,身在乡村的左永付先生,一定能写出更多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诗文!

(2025、06、09晚于汉上无欲居)

附  村长轶事

            □左永付

        村长姓郑,名山,生得精壮,身材像“双开门冰箱”魁梧,又像棵挺拔樟树,根扎得深,枝干硬挺。父亲当年拍板让他当村民小组长时说:"这后生眼里有光,是块当干部的料,能镇得住场子。"

      我和村长读小学是同班,那会儿教室里午睡,郑村长在条桌上“躺平”鼾声如雷,几个女生在下面不远处垫着化肥袋睡得正香。忽然尖叫起来——原来他那祖传尿床技能触发了,淅淅沥沥在教室搞起"人工增雨",全班都惊醒了“没法再睡”。班主任赶来抄起教鞭捅他:"郑山!你这降水量够浇半亩田了!"全班人笑得前仰后合,他却提着湿裤子站得笔直,后来村里老人说,就是这泡尿,尿出了他当村长的硬气。

      一九九七年江汉平原农村电网改造还没开始,我们村民用的还是"脱衣电"——光棍老刘说就是"半夜脱衣上床时才来电,专治失眠老光棍"。几个后生立竿架线偷接预制厂的工业电,说要看黄金时段《还珠格格》。郑村长抄起扁担就追,钟馗捉鬼似的吼:"私拉乱接电死你们几个短命鬼,老子还得给你们抬棺材!"后来他在村口电线杆上刷标语:"偷电一时爽,漏电火葬场",打那后再没人敢“花式作死”了。

      最绝的是马哥那档子事。外村人马哥十年前出资几万块钱在我村挖了口精养鱼塘,合同白纸黑字写着:谁投资谁受益,十年后塘归村里。眼看到期马哥不想交鱼池,这老哥想“白嫖”,拎着砍刀在塘埂上转悠:"老子出的钱,这就是老子的命!谁敢动,我让他见阎王!"村里人都说"外村人狠人惹不起"。

      郑村长和会计“闪现”鱼塘边,二话不说抱起场院二百斤的石磙,"咚"地砸在马哥跟前:"三天交塘,不交你试试。"马哥直接破防,颤抖得像“帕金森”,腿肚子直转筋,嘴上还硬:"按...按投资收益原则……"村长冷笑:"合同是你签的,塘是村集体的。要白嫖赖着不走?行啊——"他拍了拍石磙,"要看它答不答应。"

      第二天马哥就“光速退游”了。后来他“亲爷”老丈人来说情,郑村长眼皮都不抬:"规矩就是规矩。今天让他赖着不走,明天全村人都没田种没池养鱼,都喝西北风。"

        "救命——家人们谁懂啊!"在杭州宇树机器人当程序员的硕士吴莉对着闺蜜疯狂吐槽,"我爸妈纯纯'没苦硬吃',七十多岁的人了非要种2亩油菜,收割完还要蹬三轮去榨油,路上车多又不安全,这波操作直接让我血压拉满!"

      吴莉说她每次和父母视频都在"疯狂输出":"爸!咱家缺那点油钱吗?您二老这是要卷死年轻人啊!"但老爷子倔得像头驴,回怼道:"你懂个锤子!自己种的油才叫'真香'!"

        实在没辙的吴莉直接给郑村长打了2000块"上门代收菜籽款":"求求了村长,快把我爸妈从'种田模拟器'里捞出来吧!"

      现在每年收菜籽时节,郑村长直接开启"高端局"操作。他带领收割机师傅上门,把老两口的油菜籽全包销了,还按市场最高价结算。不知情的老爷子乐得直拍大腿,告诉女儿:"这波血赚!不用打连枷踩三轮,价钱还老高!”吴莉在朋友圈晒图配文:"终于找到治种田瘾的良方——得加钱!哦不,得有个神仙村长!"

      前日从党校培训回村,有人看见他在村委会门口整理新到的垃圾分类箱。抖音上他的"尿床村长"梗已经百万播放,我笑他成了网红干部。他一脸“认真你就赢”,正色道:"别整那些虚的,你看看这分类箱,可回收和其他垃圾要分开,村民意识还得加强。"夕阳照在他认真登记的背影上,恍惚还是那个提着湿裤子却挺直腰板的倔小子。

      这世道,有人活成PPT里的励志故事,有人活成百姓嘴里的传奇。郑村长像“老六”磨刀,越磨越亮,在新时代的浪潮里,始终守着那份较真劲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了一眼手机首页上的日期,7月23日,大暑。暑假在家,每天过的都一样,吃饭、...
    坐看云起时818阅读 1,076评论 6 79
  • 小王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大家聊得正酣时,进来一位不速之客。这位后来者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星”。她时而写诗,时而客串演戏...
    牛犁阅读 1,702评论 39 42
  • <<无名的姑娘>> 无名的姑娘 走在无名的小路上 不知道要去往何方 脚下的苍茫 尘土在飞扬 疲惫的肩膀 丝巾在飘荡...
    那妥Natto阅读 76评论 0 1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永·恒】 灯笼石山是一座不知名的山,位于碧流河水库的一...
    跃跶阅读 2,696评论 21 225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727评论 15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