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很有意思“天赋决定了你能达到的上限,努力程度决定了你能达到的下限。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远远没有达到要去拼天赋的地步。”天赋确实很重要,中国古代崇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说画吧,文人骚客都可以画几副,可真正成名的也就那几个。可就是这千万副非明年出品的画拿过来比较也可以分个高低胜负。这就是付出精力多少决定的了。
学生时期我们也经常经历这样的人和事。上课时睡觉开小差,作业从不认真完成,然后拿着不及格的试卷哀叹“哎呀,我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我们总是习惯了把失败归咎于不可改变的天赋而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曾付出。换言之就是我宁可你骂我笨也不愿意你说我懒。道理很简单智商是爹妈给的,学不好怪我喽?
天赋真的不需要考虑,兴趣才重要。带女儿学国画,妈妈们总会私下问老师:“老师,学了好几节课了你看我女儿有没有绘画天赋啊?”妈妈们当然期待老师的回答是肯定的,可是这个问题老师怎么回答?孩子还在学最基础的国画入门,也许连门都还没摸到,就期望老师看出她是否有希望成为“当代唐伯虎”。一开始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老师只是反过来问我:“孩子每次上课前有没有不想来,如果没有,就说明她感兴趣,有兴趣就可以了,现在考虑天赋还太早了,等她真正有一天准备靠画画吃饭的时候再说吧。”
我上小学的时候教室里贴了好几副名人名言,其中有一副爱迪生的我记得很清楚“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后来总听到一种言论“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天才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忽略了前面百分之一的灵感”,的确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往往应运而生,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出一个,普通人无法复制,就是复制了也没地粘贴。就如那么多写武侠小说的也只出了一个金庸。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干嘛才起步就妄图达到巅峰呢?如果我们经过非凡的努力也只成为马东又何必因为成不了马云而放弃一开始的努力呢?(这样比喻不恰当,只是为了押韵哈,意思心照吧)
能努力的时候还是努力吧,我们或许不能打破最上限,但也不能刷新最下限吧。一开始就考虑是否有天赋真的多虑了,就像我写完这篇不足千字的碎碎念后就开始忧心自己到底有没有成为作家的天赋,你说是不是很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