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讲一个故事。
大学生新兵到野战部队实训,模拟战场上,老兵耳提面命的教育这个愣头青,如果敌人炮火猛攻你应该尽快跳入最近的弹坑里,经验上讲两发炮弹打到同一个地方的概率很低。而新兵眉头一蹙,纠结一阵后提出“独立重复试验”理论质疑老兵,概率上来讲这是个“伪科学”,当然按照部队传统这个二愣子受到了老兵的特别“关爱”。
说到这就要插入这位新兵的背景了,三个字:工科男。而这篇文我用浅薄的文科思维吐槽下工科智慧吧。
虽然是个文科女,但我有幸认识到几位工科友人,而且中文系的妹子与工科男往往是标配。所以通过基友、闺蜜,我谈谈对于工科男的一些简单看法。
工科男往往被贴上不解风情,不暗幽默的标签。生病了告诉你多喝热水,天冷了质问你为啥不多穿一点,你让他闭嘴他就真的闭嘴~~~
可是,原谅我说一句真话。这不是工科男,这是男生,或者说情商不太高的男生。男女本就来自两个星球,即使浪漫如徐志摩也会把握不准陆小曼的女儿家娇态,最终落得机毁人亡。
用木讷、闷骚去定义工科男本就是标签化他人的一种不可取做法。人有百种,生有百态。你不可能认识每一个工科男,也不会知道同一个工科男在面对你、室友、领导不同的表现,这一刻闷得要死,下一刻就可化身知乎上的情感哥哥。华中科技大学那位16万字情书表白的学霸男不就是浪漫指数爆表的代表吗?(虽然结果很悲惨,此处应有捂脸笑),所以我不赞同将工科男都“谢耳朵”化,而在闺蜜吐槽男友时也不会特别去考虑他的工科背景。(有的妹子认为工科男木讷,所以理所当然的接受了冷暴力,这其实很可悲,单纯的他可能只是不想理你)
但是,能不能提出一个普遍真理适用于工科男呢?我想有。
前段时间,我有幸接触到一位建筑师,理科出身,工科学士。但建筑设计这个天然融合艺术、人文的行业极大地淡化了他的工科背景,在我看来他更像一个“中二”文艺青年。我与他共同吐槽工科男代表----土木工程师。他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觉得用于概括工科男再合适不过了。
“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有一个终极定理,非黑即白,但他们不明白生活其实和绘画一样,这种颜色多一点,那种颜色少一点,没有多大的影响。”
这才是工科男,他们长久的学习模式和工作领域导致的思维模式---实用导向/结果导向/科学导向。
工科男有没有爱情观、物质观、道德评判标准,肯定有。我们都是人类,绝不因为他们学了八大力学就突然之间人种变异了。只是长久以来的理性思维模式导致他们大部分“学术飞天,生活智障”。
这种思维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问题→措施→解决→经验(所谓定理),而面对两难问题时就考虑:边际成本、沉没成本、概率等等,然后取舍。
这是一种十分实用有效的思维模式,相比与文科生振臂高呼,活在乌托邦世界而言更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腾发。(窃以为这就是十几年来中国社会重理轻文的原因)但他的缺点绝不容忽视。
往小了说,进行任何活动之间先分析问题。虽然快速准确,但失了情趣。
假设我们请一名文科男与一名工科男同时就“演讲比赛”这一事件进行文字通知。文科男会洋洋洒洒对演讲规模、意义、目标等进行描写;而工科男一般时间、地点、参加方式,然后结束。简单高效,现场效果怎么样,你去看啊!比赛意义是什么,你自己想啊!
一直那么高效,你们不累吗?
我想学画画,工科基友让我先列个时间表,目标是学会什么?几个月内达到?几年内的步骤分别是什么?不好意思,我已经不想学了;我打算考研,先让我想想三年后自己的样子,读研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在去做下一步打算。不好意思,我连明天我什么样子都不敢保证,总之多读书没啥坏处吧(这又不符合他们的沉没成本理论了,捂脸哭泣中)
所以你若迷茫需要建议找工科男绝对没错,但要跟他们谈梦想求安慰,不好意思,他们是实干家。
往大了说,过度把握细节是无法成为大局管理者的。
工科男有一种实验室模式,其成败可能取决于一个小细节。在科研上精益求精,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十分必要的。但离开实验室的背景后,社会复杂的太多,很多高位决策者即便听取了多方意见,也往往摸着石子过河,走到哪算哪。
我们无法完全掌握所有细节,解决所有矛盾。因此才会有哲学上的矛盾普特关系;
我们更无法一切准备完全在行动,才会有实践促进理论发展的主张。(我特别反对工科男认为闭嘴就是解决当下冲突的最佳方式,这其实就是源于他们无法把握细节预知结果后的逃避)。
简单说了一下,是不是突然觉得文科生和工科生来自不同世界,更别提文科女和工科男了。但,现实告诉我们,二者结合通常生活的很幸福。在爱情的理论下,你有你的逻辑,我有我的感性,逐渐靠近而已。
所以,我写下这些文字,只是希望“笨笨”的工科生在职场,人际,社会都去寻找一些理论,然后像画画一样,写意即可。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随意一点即可,没有终极定理的,你们很聪明的,更要学会可爱。
最后,放上建筑师的画,你们看看吧,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