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流传2000多年,赞美《论语》的篇章汗牛充栋,我这里就不狗尾续貂了。我选择用挑毛病的方法来读《论语》一方面是这样可以更深入的去解读论语,另一方面是想尽量排除历朝历代加在《论语》上的光环的影响,希望能够返普归真,这个方法很大胆,也很狂妄,如果你因为我这个方法,只想骂我,那我恭送阁下离开,后面的就不用看了。如果想跟我对质,那么欢迎之至。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自解
我个人的理解,和译文有点区别:
学习了而能时常练习演习,不也很愉悦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我觉得这里应该是指学习方面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互相讨论学到的某些知识技能,是很快乐的事情)?人家不知道这个知识,技能的相关某各方面,某某个细节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最后一句和古诗文网的译文差别比较大,我认为这样翻译比较好,比较顺畅,否则就会让孔子有点自以为是的感觉了。所以不能翻译成“人家不了解我”。
挑毛病:
“人不知而不愠”这一条孔子本人似乎也没有做到,因为樊迟问稼那一段孔子已经愤怒了。连“小人”这种话都骂了出来,当然孔子万年做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之后肯定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至少樊迟问稼那个时候孔子没有做到。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却喜欢犯上作乱,这是基本不可能。不喜欢犯上作乱,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应该专心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悌,这是仁爱的根本!”
自解
这个我的理解和古诗文网的翻译基本一致,没有什么说的。
挑毛病:
历史上有一个人做到了孝悌而犯上,不好犯上而作乱。所以这个理论存在问题。或者说这个说法不一定对。做到这的人是王莽,非常孝悌,非常专心于根本的事,当然也非常有仁爱。另一个相反的就是周公犯上了,但是确实是真的仁爱。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里面的两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孔子不知道王莽很正常,但肯定知道周公啊。所以孔子这句话得活学活用,奉为圭臬,可能很容易出问题。当然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出了就是大问题……
之后所有的人都对“王莽”这类人极度恐惧,因为王莽的修养,道德行为完全符合儒家的规范标准,所以王莽死后,王莽头、孔子履、斩蛇剑放在一起希望能够镇压王莽这类的人,这要是让孔子知道了,不得气得大骂吗?子不语怪力乱神,到头来孔子的鞋子倒成了怪力乱神的厌胜之物。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谄媚之色的人,很少会有仁爱之心。”
自解
这个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挑毛病
怎么说呢,自古以来很多有名的说客,可都是相当会巧言,里面有不少人相当有仁爱之心的。算是巧言而不令色吧。当然还有优怜之人也会劝说君王仁爱,这也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比如:优孟,优旃,敬新磨等等并不少。这算是巧言令色了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参考。
或者说统治者的道德水平,执政水平很一般,下属只能通过巧言来劝谏。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自解
和译文没有什么不同。
挑毛病
没什么毛病可挑。当然挑起来也是有的,不过不在曾子身上,而在孟子身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还有就是在《论语 子路》中“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响当当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由此可见儒家对于“信”并不是特别看重,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可以讨论,到了相关的章节我再深入分析,这里就不再深入探讨了。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能出千辆兵车的大国,处理事物时应谨慎、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爱惜百姓,征用民力时,要顾及他们的生产作息。”
自解
和译文一致
挑毛病
我个人觉得这块应该放在为政里面,而不是学而里面。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里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德的人。这样亲身实践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跟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自解
和译文没有什么差别。
挑毛病
主要问题在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生活不发愁了,有余力了,就可以学习文献知识了。而不是“做到前面的之后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否则孔子的弟子恐怕都不太可能跟着孔子去学习吧?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对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跟朋友来往,能够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谦虚说没有学习,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自解
“看重贤德,品德,而不是美色,外表;”,其他的和译文并没有什么区别。
挑毛病
侍奉父母要尽力,而不是做表面功夫,这一点恐怕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很多人说的尽力不尽力都是做给外人看的。
侍奉君主,要有献出生命的觉悟。这一点和后世的“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忠臣良将,和“急流勇退”保全自身的名臣,比起来哪一种更好呢?大家的评价当然是“急流勇退”保全自身的名臣更好。所以侍奉君主,要有献出生命的觉悟,这一点我并不赞同。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学习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做事应该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犯了错,就不要怕改正。”
自解
和译文没有什么不同
挑毛病
“无友不如己者”,感觉这句话太过功利主义。你怎么知道别人是不是比自己强或者差不多?或者不如自己。或者你觉得和别人差不多,想去交朋友,但是别人觉得你不如他,他也用“无友不如己者”的这条标准来不和你交朋友,这世界上还能有朋友吗?或者说不是凭借感觉,而是凭借地位?你地位高升了,原来的朋友地位没有高升,然后你就不认原来的朋友了?朋友应该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否则也就不会有管鲍之交了。钟子期和俞伯牙也就不会成为千古美谈了。李白和杜甫也就很难是朋友了。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慎重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祭祀远代先祖,这样就能使百姓的德行趋归敦厚。”
自解
和译文一致
挑毛病
自古以来君王办理父母的丧失,没有不慎重的,没有不虔诚的,但是百姓的德行和这个有关吗?应该没有关系,百姓的德行只和君王的德行有关系,君王再办理丧事和祭祀的时候再虔诚再慎重,如果对百姓不好,百姓也不会拥戴君王的。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去到一个国家,就会知道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事情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各个国家的国君主动以自己国家的政事咨询,亲口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他们的信任。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自解
和译文并没有什么不同。
挑毛病
这个子禽,必然没有跟着孔子周游过列国。子贡的回答也很鸡贼,没有正面回答。当然也可以根据子贡的回答,可以得知孔子“必闻其政”必然是“求之与”的,当然很多“必闻其政”,没有必要去“求之与”,只要仔细观察就好了,所以也可以说子贡的回答正确。但是仔细观察就和“温良恭俭让”,关系不大了。
当然可以说是以“温良恭谦让”的态度去知道各国的政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法,这个回答也不能算错,但总是感觉这个回答不太好,也许是子贡不愿意对不同国家的态度不愿意去主观评价吧,所以来了一个这样的回答,所以我才说子贡的回答很“鸡贼”。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还活着时,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以后,要观察他的行为;若是他能长久的坚持父亲生前正确的原则,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自解
和原文一致。
挑毛病
这个说法感觉有点死板,父亲生前的正确原则后面就也正确吗?当然译文里面也说了:“坚持父亲生前正确的原则。”,但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是非常难以确定的。有的人看来是正确的,有的人看来是错误的,这就很难评价了。比如王安石变法,就很难评价正确和错误。所以确定一件事情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比如目前的医疗反腐,不同的人看来是正确还是错误,差别就很大。
另外在《周易》中还有“蛊卦第三爻,爻辞: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意思是:“匡正父辈弊端,会有一些懊悔,但是并无大的危害。”当然很多地方把“干父之蛊”,直接说成“子承父业”,明显是生搬硬套。这是完全理解错了“蛊”的意思,“蛊”就是衰败散乱,错乱的意思。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古代君王治国的方法,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是不论大小事情一味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又行不通。这是因为为了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和谐,也是行不通的。”
自解
和译文没什么不同。
挑毛病
这一段没什么毛病,但有毛病的是在《论语 颜渊》篇的“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当然孔子的本意是没有问题的,讲的是治国这种大事上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很多人用在了生活中,这就有点错用了,有点大小事情都按照礼制来办,那就是用错了。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我们作出的承诺要合理,说过的话才能兑现。对人恭敬也要掌握好分寸,就不会招致屈辱。如果坚守着君子的底线,又能做到谦和恭顺,不至于让人难以亲近,这样的人,着实值得尊敬。”
另外来源的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自解
有子说:“守信,和“义”的本质是非常接近了,说过的话是可以经得起复核。恭敬和“礼”的本质是非常接近了,可以避免屈辱。这样的人因此和亲人和睦,就值得尊敬了。”
挑毛病
我的自己并不好,"另外来源的译文"比我的自解更好。原文也没有什么毛病可挑的。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舒适,做事情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亲近有德之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算得上好学了。”
自解
和译文相同。
挑毛病
没什么毛病可挑的。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样可以算不错了。只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然富裕却又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后磨光’,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自解
子贡问了贫富的为人处世,孔子也回答了贫富的为人处世。然后子贡又问“诗经”里面雕琢美观器物的方法。这个表示为人处世就像雕琢器皿一样,先粗加功,然后又不断的精细加工一样。贫和富的为人处世也要精细打磨。
挑毛病
没什么毛病可挑的,这个水平确实很高。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需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自解
和译文没有什么不同。
挑毛病
从这里看“无友不如己”和这一句结合才对,否则“无友不如己”就成了一句狂妄自大的妄人之言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句距离这么远,应该要结合在一起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