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17年,距离我出生已经过了整整36年。回首往事,混混沌沌,恍恍惚惚,仿佛经历的每件事都历历在目,但仔细回忆时,又都是模模糊糊。这36年确实是步履匆匆,忙着学习,忙着赚钱,忙着拥有,在得到大于失去的岁月中,我也在迷失的路上越走越远。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个究极的哲学问题,我在18岁的时候就曾考虑过,但终因悟性不佳,生活不易,被后来诸如升学、工作、恋爱等凡事淹没在心底深处。在蒙眼狂奔了18年后,如今的我,似乎身体健康、工作稳定、精神富足、无忧无虑,但这个问题却似金蝉破壳般,酝酿了多年后,开始在脑海中摇晃着、翻腾着、折磨着,与我自认的安于现状的幸福冲突着。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人活着是为了得到吗?前半生,用了太多精力去满足欲望的我,被欲望本身诱惑着。而实现欲望的过程不过是不断索取的过程。索取感情、索取友谊、索取金钱、索取地位。当我用索取的东西,去填补着内心的空洞时,内心却因得到东西后的满足感的边际效用不断下降而胃口大开,恶性循环就此形成。想体会以前的满足感,需要用曾经数倍的东西去填充,于是目标越来越高,欲望越发膨胀,无穷无尽。负重前行,身心俱疲,当满足感和幸福感被彻底割裂后,自我否定的情绪开始占据上风,怀疑世界的真实,怀疑努力的价值,怀疑得到的意义,以至于在某段时间,只能靠鸡汤文的励志能量才能存活,用别人的成功来刺激已然麻木的神经。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小半年,虽然理智不断提醒着自己出了问题,但彷徨的惯性仍麻痹着神经,得过且过。直到到一天,午夜梦回,恍然惊醒。很少做梦的我,居然无故梦到了16岁时的那场生死离别,那个午后,那位伙伴,在水中挣扎的痛苦,旁人围观的冷漠,自己软弱的哭泣,还有永远凝固的挣扎与不舍。如此清晰,如同泪珠中倒映的自己。这个被刻意遗忘的记忆,居然以这样的方式提醒着自己,哪怕你拥有全世界,终有一天,你将会别离。
向死而生,人活着是因为会死去。但年轻时的我,误解了那句“未知生,焉知死”的含义,抛开了死亡去追求活着,就如同,抛开了冷去谈热,抛开了失败去谈成功一样,得到的不过是字面的表述而已。其实,死亡的本质不过是失去,失去生命、失去陪伴、失去荣誉。已到中年的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下半生应该怎么样的去活着!
人活着的目的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感受失去的意义。而年轻时的我,把目光和精力花在了索取,得到物质和精神,忘记了自我和本心。而至中年,我要学会感悟失去的真谛,遵从灵魂的召唤,用减法生活去领悟断舍离。
活到中年,行至半山。我走过的路才刚刚过半。回望山下,绿树成荫、风光旖旎,让我收获满满,行囊臃肿。眺望山巅,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我只能轻装上阵,勇往前行!我自问,为什么必须去山顶,寒冷、危险、贫瘠?为什么抛弃山下的美景,丢掉辛苦得来的物品?我还无法回答,但灵魂向往、信念如此,也许是攀登的过程才能实现登顶的意义,也许是孤傲的峰顶有不一样的风景,但最重要的是,我想知道,当失去了美景、失去了安逸、失去一切庇护的时候,努力抵达山顶的我还能剩下什么?我是否能悟到活着的意义?
生命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时间做着别离,那就让我们在这个流行离开的世界里,理解告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