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得到精品课许岑《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的学习感受。
研究的本质是为了更好。
研究需要的三种意识:作品意识、目标意识、局外意识。
首先来谈作品意识。你能不能拿出一个此生都觉得对得起自己的作品?又或者说,如果作品是你自己本身,那你有好好雕琢过自己吗?
《世界天才·爱因斯坦》中我们看到爱因斯坦也遇到过很多人遇到过的挫折,比如论文被拒,没有价值。但他没有将它当做挫折,不断继续发表论文,这是他的作品,也是研究精神的起点。
但我们终其一生都达不到爱因斯坦的高度,那我们就不能敢有作品了吗?作品也并非一定是高大上,而是你对此负责,完整了它。当你认真做一件事情,这件事就是和你一起的,你不会在乎别人评价,你在做事情本身的过程就是回报。
作品作品作品,我要有作品。
第二目标意识,大一的时候,我尝试手作,整理了很多制皂师很多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如何选择油,油和碱的比例(超脂还是减脂),什么时机入油等等太多的博客和书籍要看。这个时候我常常会溜了个神去看些博主写的一些日常博客。博主又关注了什么人啊,这样一圈一圈套下去。那时候我还没有培养好我的目标意识。其实1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事情,往往2天还没弄清楚。
设定目标可以防止研究跑偏。在很多目标管理课上,都在强调目标的重要性。生活中有目标感并持续为此努力的人,连精神气都不一样。一个人何时找到目标,都会受益良多。
第三局外意识,保持旁观者视角。如果沉浸在文本之中,或者绝对屈服权威,就也许会被困在里面而不自知。脱不花的学习心得,我怎么看怎么记不住,就记住了一个鲁莽定律。但我将这篇文章发给我朋友看,他却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相较摩尔定律,马太效应来说,这些定律更偏经验,更有个性。
我们可以用反思来训练自己的旁观习惯。每天通勤路上,上厕所时间,独自待着的时间,睡前都可以反思自己,更好地是将他们记录下来。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整个变化就会非常大。
写作,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一是文章本身就是我们的作品。二是我有一个目标,完成一篇学习感受的文章。三是我写完之后,可以自己修改,也可以找“导师”修改,注意这个导师可以是任何人。
学完对研究少了一些害怕。很多事情平时就可以练起来,这也就是很多人上手快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底层能力强。
许岑老师在课上还有讲后续,等我实践归来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