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乍一看,觉得好荒唐,怎么还有恐惧“优秀”的,满天下的文章都在告诉你,要看书,要学习,要成长,一定要优秀,优秀,优秀,这样的文章都多得被蔑视为鸡汤了。
你的生活里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景:
你爷爷跟你说:“孩子,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给子孙。”
你老师跟你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
你大姑跟你说:“女人不能太优秀,太优秀嫁不出去,嫁出去了,婚姻不幸,结婚了,孩子没出息。”
你大伯跟你说:“上帝是公平的,一个优秀的家庭成员,必然有一个废物陪伴。”
你父亲跟你说:“不能表现得太优秀,要不然,领导给你穿小鞋,同事给你使绊子。”
一个陌生人跟你说:“你看那个家庭,女的很优秀,男的很有才,唉,就是没孩子啊,所以人啊,别太能了。”
上面那些话,有没有在你心里留下阴影,让你变得犹豫和畏缩。这些话一般是从长者口里说出来,作为他的生存经验告诉你,你可能被吓住,也可能没被吓住,与你的见识有关。
前几天还和朋友感叹,现在很多九零后年轻人,出身条件并不好,可把自己拼得很出色,勇敢无惧,我们的年轻时光都缩到哪里去了,现在跟着他们学用功,学成长。其实,我们也想努力,也想成长得很好,可是年轻如他们的时候,我们成长的时代环境是狭窄和封闭的,远不象现在,是世界性的。我曾经就被上面那些话吓住过,后来我才觉醒,为什么生活得很糟糕,不是因为你优秀,是因为你太无知。甚至你想优秀,都远远难以达到,就象经过很苦很苦的训练才会长出肌肉,可是一身肥膘的你,就害怕去健身,因为担心长出肌肉。
你觉得恐惧“优秀”的逻辑很荒唐,可它存在一定有它的内理机因。你会发现越年长的人越容易有这种心理,越封闭的环境越容易产生出这样的想法的人。
狭窄和封闭的环境的特点是,你身边的参照物少,并且优秀度低,容易归因错误。数学上有一种归纳法,从很多个个例中,总结出一种普通性的规律,个例越多,规律正确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
科技不够发达的时候,中国人的生活史就是归纳和总结的历史,象自然的阴晴圆缺关系着你的温饱,象人脸上的喜怒哀乐关系着你的性命。中国史上,大人物的生活中,小人物的生活中,确实看到了优秀的人过得很惨,看春秋时期的那些人才,你也忍不住得出一个结论,寿命和才华成反比,要想保命,得努力研究“活下来”的智慧。
我总觉得中国的“人”史是一部心理阴暗史,人害人,人怕人,所以人缩。人爱人的心理学基本没有发展,是近些年从国外引进来的。人爱人,人舒。
当科技发展使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了你的面前,你真正知道了那些活跃在各个领域里的牛人是那样的幸福美满,那样的才华无限,那种影响我们的缩在壳里明哲保身的哲学是多么可怕。
认为优秀会拉来家人的仇恨、上帝的仇恨、朋友的仇恨、同事领导的仇恨,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眼里看到的优秀是狭隘的,是自私不利人的,没有给予别人帮助,没有把你获得的资源分享,错不在你优秀,错在你的优秀没让别人受益,象那种广种仇恨的被称为的精致利已主义者的人。
物质方明和精神文明一直在发展,你要有觉察世界变化的敏锐性,跟上世界变化的重要一点是,观念跟着变,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