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口
印象中的五院住院部的大门,晚上11点钟是会关的,两扇黑色厚重的木门关上后,里面会有一根粗壮的杠子做插销,其中一扇门上有一个小门,夜晚谁有急事,那扇小门可以打开,但大门一定是早晨6点钟才会打开了。
从住院部大门进去,右边靠窗的地方是传达室(我们叫门房),左边是一个报架,当天的人民日报就贴在上面,供大家阅读。探视病人是有时间的,要医生查房后才可以进病房。探视病人要先去门房报上病人的科室和床号,然后门房的伯伯就从墙上取下牌子给探访者,一次最多只能去两人,若遇人多,就分批进去,等候的人就在住院部大门左边的休息厅里,那里有几张长长的木制沙发椅,供等候者休息。
进门房右边的墙上还有一个块白色的布,上面钉有几排布口袋,每一个口袋上面写了相关科室的名称,里面装有这个科室人员的信件。
下班时间到了,门房的伯伯就会拿着钉锤到后面花园的一棵苦楝子树下,“当当当当”地敲响下班的钟声。我常常在大门口等妈妈下班,钟声响后一会儿,住院部里涌出一大群医生护士,他们有的是回家,有的是直接到食堂打饭。
从住院部大门口到食堂是用碳渣和河沙铺的一条比较宽大的马路,马路两边种了梧桐树,春末的四月,阳光明媚,正午的太阳透过树冠,片片金色从叶片的缝隙中流淌下来。还记得在一大群说说笑笑的阿姨中,有一位外科的医生阿姨叫罗来妮,她是一个女中音,医院演节目时,她的独唱很受欢迎。她爱漂亮,每年医院里最早穿裙子的就是她了,那个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当她从大门口出来时,上身着白色裙衫,搭配了一条浅色花花短旗袍,煞是好看,人们惊呼着:“罗来妮,你都穿裙子了啊!”只见她微笑着:“是啊,今天好热嘛。”人群中有人笑着说,“一会有暴雨哟!”,在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她被一群阿姨拥着朝食堂走去。
食 堂
医院食堂在从住院部到疗养科的马路左边几十级石梯上面,第一级台阶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只石狮子。那台阶是青石切的,石狮子也是青石打的,很神气的模样。
上完台阶,正对面是礼堂,礼堂的空间很高,天花板上是黑色的吊扇。礼堂的舞台是木质的,两边有侧梯,从礼堂外面有门可以到舞台的后台,医院演节目时,那里就是候场的地方。记得舞台上的枣红色幕布是庆燕的妈妈贾素蓉阿姨送的,每当闭幕的时候,右下角那一行黄色的字“贾素蓉赠送”就特别醒目。我还在五院托儿所的时候,一次还参加了演出,我演小孙女,朱晓演老爷爷,托儿所的老师用棉花给朱晓粘了白胡子。我站在那里用手指着舞台的上空唱到:“老爷爷啊你看,那是什么遮住了半边天,是不是白云朵朵遮住天?”朱晓摇着头唱到:“小孙孙啊,那不是白云遮住了天,那是公社的棉花堆成了山......”
红五月的歌咏比赛,每个科室都要上台,当年医院指挥最好的数向志烈叔叔,舞蹈好的有罗九如阿姨,还有刘元碧、关素民、陈进莲、陈雪妮跳舞都不错,张翼梅唱歌好听!
礼拜六的晚上,礼堂有舞会,天还没有黑,大人们就忙碌着在礼堂大厅里撒滑石粉,我们一群小娃儿就在人群中逮猫,那地滑得很,一不小心就会弄自己一身的白灰!常常是舞会进行到热烈时,厨房的师傅们就会抬出酸梅汤、冰镇绿豆沙、藕粉等小吃饮料,跳热了大人们就出来透风,也喝点饮料解暑。
那时家家户户几乎都不会自己开伙,我们都是到食堂打饭!记得是1964年了,生活也有了好转,我们早上去食堂买稀饭馒头,再买一份花生米,一盘花生米3分钱,中午的荤菜1角至1角5一份,素菜5分钱一份。一张饭卡,上面印着1两、2两、3两等几个档次,菜票上面印着1分、2分、5分,用多少,厨房的师傅就用铅笔划掉几两或者几分钱。还记得食堂的红烧肉的上面是一层厚厚的红油,那时候绝对是生态猪,那红油好多人都喜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