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不仅关于产品,也关乎哲学。
这是最好的是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夜成功的神话刺激着人们创造者卓越的产品,希望背后的现实又让可能的美好毁于一旦。我们追求着优雅,我们追求着完美。
有无数的明星产品诞生,竭尽其所能地关注用户体验,寻求最高效地满足用户。也有一些朴实甚至笨拙的产品出现,挑战着用户的感官。我无法回答,到底哪种做法是对的,到底哪种产品好。因为生存,是判断的唯一标准:追求技术和人文完美结合的苹果收获了无数的赞扬,而不断完成新版、发布补丁的微软,也同样站在世界的顶端;我欣赏豆瓣那般力求简洁的态度,也佩服58同城这样更为务实的做法。
如果是为了企业的生存,那么追求极致的体验显得并不必要。在许多的场合,“极致”成了一句增加产品最后一抹亮色的广告词,成了大餐上面的调味料,成了口号,而多过实质。
然而,真正追求“极致”的人们,是不会在生存面前妥协的,这或许能算一种情怀,一种热爱。就像《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抛弃生活、家庭,只因为冥冥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召唤:我必须得做(画画)。
什么是“极致”的体验?
那么什么是“极致”的用户体验呢?减少几步操作,多一些恰当的提示,制作酷炫的动态效果,优化页面布局……仅仅这些,确实不值得天才们耗费一生去追寻。为了打比方,这里举王晋康晚期的科幻小说《决战美杜莎》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故事里一身铜臭的金融巨头钱三才,决定花1000亿资金雇佣最顶级的科学家为他完成一个梦想:将自己的头像流传下去。乍一听,你可能和和小说中的科学家一样,感到科学在遭受侮辱。然而当“流传下去”这四个字被放大到“极致”后,这个任务就显得如此困难而神圣。小说中钱三才对于时间的要求是:150亿年。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这里可以简单描述一下:这个时间里,一个质点发生了爆炸,产生了物质、星球、宇宙常数、物理、数学,以及空间和时间本身。下一个150亿年,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
科学已经发现,当某种东西达到了“极致”,常规的思维在它上面已经不起作用。当速度极高时、当空间极大极小时,古典物理学就会完全失效。对极致的解释,往往和原来事物本身的描述毫不相关,需要“另一个维度”的诠释。
再拿苹果举个例子,当iPhone推出前,Nokia曾笑话苹果不懂手机——人们怎么会需要用一款款式极少、没有全键盘、硬件性能普通还价格高昂的手机呢?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智能手机的逻辑摧枯拉朽般的战胜了传统的逻辑,就如同当年播音的747击败麦道的螺旋桨飞机一样。
量变引起质变
什么样的追寻,才是对极致体验的追求呢?
我们还是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当然到最后只能通过想象来进行描述。曾经人们在思考如何计数和计算,于是学会了利用手指,学会了结绳。之后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发明了算盘,西方也出现了简单的符号计数方法和算式。之后莱布尼茨打下微积分的基础,甚至做出了计算机的雏形,那是计算简单的算式需要用大型水车来驱动。之后ANIAC出现,人们用纸带就能完成程序输入的操作。之后键盘、鼠标,这些神奇物品出现,人们能在图形界面中“所见即所得”地操作计算机。之后Leap Motion、Google Glass出现,人们有希望不经过接触就完成希望的操作。再之后呢?语音、表情识别,甚至连接大脑的芯片……再之后呢?重新定义信息流,电脑本身能够省去……再之后呢?
不断地询问“再之后呢”,你就会发现想象力总有穷尽之时,物品向前发展的脚步则是不会停止的。每一次“再之后”过程的完成,都像一次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原始人无法从结绳记事预见到iPhone的出现,我们也没办法预见到未来。今天我们问自己几个“再之后”,可能就会词穷,然而“再之后”的过程却永不停止。或许有一天人们再也无法将“极致”再次向前推进一步,那时或许将是人类的终点,然而推进的过程却并不一定停止。正如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提到的:或许是进化选择了人类,而不是人类推动了进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追求“极致”,是为了自身得以更为长久的存续。
我们为什么追求极致的体验
回到产品,追求极致将是一段真正的发现之路,这这条路上人们并不能得知什么是对的,然而却会发现什么更好、什么优秀、什么距离“极致”更近一步。相比于追寻极致的乐趣,盈利、成功显得苍白。
我们为什么追求极致的体验?或许,仅仅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