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拖延症,很多人都会说:哎,我就是懒呀。可是啊,拖延症跟懒还是有区别的。
懒,是你不去做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拖延症,是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会带来焦虑感从而产生自我怀疑。
一、拖延症三大类型
说到拖延症,有人总结了三大类型。
001.鸵鸟型
也就是逃避任务,感觉不喜欢、很难,就找借口逃避,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去做。
比如我们曾经有学员练主题升华和说我所学时,觉得闯一关要花很长时间,感觉好难啊,于是就拖着不行动,甚至一拖就是一个月。
002.无力型
任务没有期限,也不需要监督。
比如立下一个目标要早睡早起,结果闹钟响了再睡5分钟吧,5分钟之后说再睡5分钟吧,直到天已大亮,不得不匆匆起床洗漱出门。
比如减肥锻炼这些需要长期坚持,但是短时间内却看不出效果的任务。这时候要想这些目标是不是一定要完成?如果不去做的话要付出哪些代价吗?比如,如果不减肥的话,可能太胖找不好另一半。
003. 怯懦型
这种类型通常出现在完美主义者身上,不去做就不会错,过去的失败经历、压力使其担心做不到预期效果,会显得自己能力不行,内心就对自己说:我能做好吗?我这样做对吗?做错了领导会怎么说呢?不停地准备,不停地思前想后,力求做到最完美,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事。
比如我在跳槽前就非常纠结,一直在想,我要在新行业上准备得更好才能够跳槽。思前想后,不断衡量利弊,耗费了很多时间。
二、拖延的思维模式——Yes/But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了,其实也没那么难。关键在于,开始的那一刻。
有拖延症的人常常会陷入yes/ but的思维陷阱,只要陷入这个陷阱,就很难行动。
这种思维陷阱会让我们在拖延时,没那么愧疚,在心理暗示自己:我不是不做,只是过一会儿再做。但本质上是对问题和困难的逃避。
比如,我在给学员进行闯关课点评时,总会想,过会儿再去点评吧,先录个节目再说……结果一拖就拖了好几天。
本质上,我认为这件事情会耗费许多的时间,不需要去分析文章,并且总结出亮点和提升点。最好还能总结出一套点评的套路。我是对这件事情的难度进行逃避。
三、初级战拖术——阻断思维陷阱
这里有一个阻断yes/ but思维陷阱的口诀:一想二责三提醒四工具
一想:想计划
首先梳理一下你的计划,今天你要做什么?
二责:建立责任感
找到做这件事情能够为自己或他人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如果我健身的话,我就能够有健康的身体、匀称的体型,能显得更加美丽,为工作、学习、生活提供身体保障。
三提醒:提醒不做的后果
提醒自己假如不这样做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可以怎么样去避免该后果?
比如我可以说,如果我不去健身的话,我可能会很容易生病,身材不好看。只要我马上起来运动,这个不良后果就有可能避免。
四工具:找一根橡皮筋,绑在手腕上,完成前三步后弹一下自己。
这是一剂猛药,用疼痛来刺激自己,让自己终止yes/ but思维,即刻行动。
四、进阶战拖术——三张图表
解决了思维上的问题还不够,我们常常在执行目标的时候发现,所设置的目标太远大,太难,难以执行,这个时候就可能产生焦虑,进而拖延。
比如,我曾经为了学习理财,买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的著作,并且设定了一个月完成这三本书的目标,结果发现根本看不下去,因为不具备经济学基础知识。
当发现目标与现状严重不符时,调整目标就必不可少了。
第1张表——目标重估表
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并且进行调整。
第一步,通过分析个人的优劣势,重新评估预设目标,是否与你个人的能力相匹配?
第二步,若目标与当下能力不符时,将目标降级。若目标与能力相符,维持原目标。
比如,我在做结构思考课程内容收集时,做了一张目标重估表。
第二张表——目标分解树
目标重估之后,我们还要将模糊的大目标落地,变成更容易执行的待办事项。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行动,是因为缺乏对目标的具体化分解。
这时候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目标分解树
一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根据大目标(一级目标)分解出二级目标。
可以问两个问题:第一,你的现状距离目标还差哪些方面的改变?第二,你能通过什么方式顺利地达到目标?
比如,我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演说教练,要从理论建设,成绩建设,背书建设,传播建设4个维度去精进。这4个维度都还不足,需要同步精进。
我可以通过定期输出干货文章,分享音频节目,积累帮助学员改善口才的成功案例,并且在各渠道分发传播。
第二步,分化出具体化的三级目标。
想象一下,你最有可能遇到的场景,比如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达到你的总目标?
比如,我在工作区,需要锻炼更专业的点评能力,并且持续提升个人的演说能力。
在学习区,我可以用来闯关,输出有价值的文章和音频。
在生活区,我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点评练习。
第三步,生成4级代办事项。
这时将三级目标生成可执行的待办事项。
这可以参考ATMP原则:
比如,我做了一个目标分解树。
看到这里,你可能说,我还是会遇到问题啊。因为这个目标的实施时常比较长,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因为看不到效果,感觉迷茫,甚至没有动力继续前进。
或者因为工作生活事情比较多,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感觉收获比较小,就产生了拖延,离目标感觉很遥远,没有成就感。
就像我们口才训练营的伙伴们,因为训练时长基本都超过半年,但过程中,因为暂时看不到效果,缺乏动力的情况时常出现。
接下来将介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建立里程碑
第三张表——里程碑节点图
里程碑也就是在一件任务当中,除了最后的总目标之外,还有阶段性的目标,也就是里程碑。
里程碑是整个项目推动过程中,每个关键节点,又是拖延症的杀手锏,只有保障了过程才能够保障最终的结果。
里程碑也是最有效的过程控制手段。
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001.规划每件二级目标的持续时长,也就是为任务划分阶段。
002.设置里程碑,并且设置验收的条件。达到怎么样的效果能够结束该里程碑。
003.将里程碑在日历中标注出来。就是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你不同里程碑的截止时间,也可以使用电子app,比如,朝夕。
如果不知道怎么设置里程碑,可以对目标领域的大咖进行拆解,对标大咖的里程碑。
总之,为了解决拖延问题,从思维上,使用拖延阻断口诀,从目标上,有三张表帮助解决,分别是:目标重估表,目标分解树,里程碑节点图。
你的每个赞,我都理解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