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而生——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

严肃的文配上一张可爱的图mua~

“我所有的自负皆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的软弱。嘴里振振有词是因为心里满是怀疑,深情是因为痛恨自己无情。这世界没有一件事情是虚空而生的,站在光里,背后就会有阴影,这深夜里一片寂静,是因为你还没有听见声音。” 最近反复在琢磨马良《坦白书》里的这句话。

现在的主流价值观都在倡导成为你自己,但是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你?你自以为了解的自己其实不过是用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而已,你所以为的你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你自己。

碰巧刚刚刷到一位游记作者的文章,坦言在他文字的背后,更多的也是迷茫,换个角度看,读书,旅行,摄影,在简书发文...本质都是在逃避......没来由地受到了一万点暴击,好像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逃避着什么。

你所谓的做自己真的是你自己吗?为何会产生空虚?什么是空虚感?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正常的状态?

空虚,是我们主观中能够体会到的一种缺失感,很想抓住什么东西却又抓不住,总是希望能用什么东西去填满它。

它像一种防御机制,当现实生活中遇到不愿面对的一段感情或愿望时,我们的潜意识需要压制着它,空虚就是在将那些不愿面对的感情和愿望深藏时,把一切感受都抹掉了,就好像用一大块空白来掩盖一小块空白,从而让自己忘记一开始想要掩盖的是什么。

于是,那些想爱而不能爱的人,那些注定会落空的期待,那些不需要尝试就知道会失败的心愿,都被白茫茫的虚空掩藏进了潜意识的黑暗河流中——空虚感。

“生命的意义在于成为你自己”。这是武志红心理学专栏每期的开篇语。相信大多数人学习心理学也都是想了解自己,如同在探索“空虚”这个词时是想知道为何产生这种感觉,以及找出消除这种感觉的方法。

我想解决一件事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它。在我写出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好像被什么东西填补了。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状态应该是非常平和的,所谓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不再是大脑层面躁动不安而意识层面一片空白的状态,不再是心里老是渴望抓住什么东西填满自己的状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人云:心有光明不戚戚。这个世界上的各色人等,无不向往快乐和幸福,我们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快乐和幸福。也许,在一...
    爱的花园阅读 4,941评论 0 2
  • 编者按:走过那么多城市,看过那么多风景,唯你的素雅和质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愿你永远是枝头那最一抹翠绿,绿了这片荒凉...
    姵说阅读 4,138评论 0 2
  • 2017 文/墨雅 前一段时间,我在平台上发布了一位诗人的诗歌,他是作家、诗人、画家、艺术评论者、历史学家,他堪称...
    小杜之母阅读 3,892评论 0 5
  • 个性化预习功能 更高效丨更可视丨更贴心 好马配好鞍,个性化预习功能由最新浏览器技术提供支持服务。 我们推荐您使用最...
    小预阅读 18,368评论 0 50
  •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掌心日记阅读 2,4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