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陪儿子上篮球课,中午吃完饭径直带他去绍兴,和大学同学聚聚。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一向的态度都是包容和鼓励。包容他犯的所有的所谓的错误,我甚至不觉得这些是错误,而是尝试,有尝试就一定有不如意和失败,没关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就是。我也会鼓励他多尝试,而且是想着办法鼓励他行动起来,丰富他的体验。
自己没有足够的体验,别人再多说教都无效。
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这句话在孩子身上,也完全适用。
只是很多时候是我们大人自身的原因,会对孩子有各种期待和要求。我们会把自己的标准和想法,强加给孩子,觉得他们不按我们的来,就不是优秀的孩子,甚至是有问题的孩子,却从没觉得是我们大人的问题。
孩子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大人就是他的原生家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造成影响。所以,我平时非常重视自己这块,这些和孩子无关,更多和我们大人自身的敏感性、觉察力有关。
和儿子在一起,我会经常观察他的言行,他的行为模式,就是默默地观察,然后会思考自己平时哪些言行对他的成长会有影响,会有什么影响等等。如果他的一些言行在我看来需要去纠正的话,我也要去想以什么方式去纠正会好些,简单的说教是无意义的,没有什么效果。
当然,所有这些的前提是,和孩子之间有和谐的亲子关系,相互能友好相处,能一起聊天、说笑。
反思我自己,很多时候也是做得不够,比如陪伴孩子的时间仍然不够。上面说的所有这些,都需要耐心而漫长的陪伴才能发生效用,这也许是很多大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很多人说自己工作忙、没时间,在我看来这些只是抱怨和借口,把这些说出来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把自己活成了生活的受害者却不自知,有这时间倒不如多问问自己,怎样才能腾出更多时间陪家人,陪孩子?要把自己活成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要把自己活成一个疑问句,而不是陈述句。
多去想如何才能做到,而不是接受不能做到的事实。
对于孩子教育这块,我是有自己的规划的,平时虽然忙些,但还是尽可能地去平衡好工作和生活,这种忙碌的状态在我看来也只是暂时的。等忙过这个阶段,后面就是大把的时间了,因为这本身也是自己努力奋斗的意义之一,和自由有关,已经越来越接近了,我能感知到。
不抱怨,不纠结,就是去行动。
按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去规划,去行动,不放弃,终会抵达自己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