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是算法中比较常用的,题型很多,但中心思想实际上类似于数学归纳,以递推公式的方法计算结果,主要步骤就是求得递推关系和初始值
动态规划,无非就是利用历史记录,来避免我们的重复计算。而这些历史记录,我们得需要一些变量来保存,一般是用一维数组或者二维数组来保存。下面我们先来讲下做动态规划题很重要的三个步骤,
如果你听不懂,也没关系,下面会有很多例题讲解,估计你就懂了。之所以不配合例题来讲这些步骤,也是为了怕你们脑袋乱了
第一步骤:定义数组元素的含义,上面说了,我们会用一个数组,来保存历史数组,假设用一维数组 dp[] 吧。这个时候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规定你这个数组元素的含义,例如你的 dp[i] 是代表什么意思?
第二步骤:找出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式,我觉得动态规划,还是有一点类似于我们高中学习时的归纳法的,当我们要计算 dp[n] 时,是可以利用 dp[n-1],dp[n-2].....dp[1],来推出 dp[n] 的,也就是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来推出新的元素值,所以我们要找出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式,例如 dp[n] = dp[n-1] + dp[n-2],这个就是他们的关系式了。而这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后面我会讲几种类型的题来说。
学过动态规划的可能都经常听到最优子结构,把大的问题拆分成小的问题,说时候,最开始的时候,我是对最优子结构一梦懵逼的。估计你们也听多了,所以这一次,我将换一种形式来讲,不再是各种子问题,各种最优子结构。所以大佬可别喷我再乱讲,因为我说了,这是我自己平时做题的套路。
第三步骤:找出初始值。学过数学归纳法的都知道,虽然我们知道了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式,例如 dp[n] = dp[n-1] + dp[n-2],我们可以通过 dp[n-1] 和 dp[n-2] 来计算 dp[n],但是,我们得知道初始值啊,例如一直推下去的话,会由 dp[3] = dp[2] + dp[1]。而 dp[2] 和 dp[1] 是不能再分解的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能够直接获得 dp[2] 和 dp[1] 的值,而这,就是所谓的初始值。
由了初始值,并且有了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 dp[n] 的值了,而 dp[n] 的含义是由你来定义的,你想求什么,就定义它是什么,这样,这道题也就解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