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想到又做到——读书笔记

【行动派️学习日记】

[打卡宝宝]:王燕

​[打卡日期]:2019/1/20

[学习内容​​]:​如何想到又做到

​​[学习笔记]:

PART2:掌握7种武器的力量

武器1

阶梯模型 整合步骤、目标与梦想

要实现目标,就要先专注于迈出第一步

现在,你或许以为我要说的教训是停止幻想或者别再担心,但并不是的。梦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拥有远大的志向,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光有梦想可不行,光有梦想,你就通不过生活摆在你前进道路上的日常考验。

  教训应该是:

找到正确的第一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实现第一步上,然后花时间回顾你的进展。

接着在第二步中重复这个过程。

听从奥利维尔的建议,我爬完了第一把梯子。他父亲正紧跟在我后面,我没有回头路了。我的身体很虚弱,但到了这个时候,一股迈上下一把梯子的力量涌了上来。我瞬间有了助推自己走终点的能量。

什么是阶梯模型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爬梯子或岩壁的情形吧。兴许很吓人,但当你踏上第一格横档,接着手往上扶,迈出下一只脚,你便逐渐找到了一种节奏,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只要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格横档上,而不是往下看,说不定还会感觉没那么紧张了。每踏上一格横档,你的信心都在提升,从而让你有更大可能性继续往上爬。这就是阶梯背后的力量。

这是有原因的。计划小步子难以让人兴奋起来,而做大梦带来的兴奋感要强烈得多。

如果你想要减掉的是可观的体重,那么,去一天健身房听起来就不怎么有意思。锻炼完之后你也不可能有太大变化。梦想着你减掉了每一千克多余的体重,走进接待大厅时让大家看得下巴都“掉”在了地上,这才叫人兴奋呢。

你或许会想,一边把精力集中在实现梦想上,一边规划着实现梦想的小步骤,这么做为什么也不行呢?答案的根源在于思维的运作方式,我们需要理解步骤、目标和梦想之间的差异。

锚定效应

有一个关于锚定效应的案例是这样的:把一群人分成两组,问他们完全相同的问题:估计芝加哥市的人口数量。但一开始,研究人员向两组人分别问了一个理应不影响其回答的问题。第一个小组听到的问题是:芝加哥市的人口数是大于还是小于500万?

第二个小组听到的问题则是:芝加哥市的人口数是大于还是小于20万?接着,让两个小组分别对芝加哥市的人口数做出估计。结果是,第一个小组的人对芝加哥市人口数量的估计值远大于第二个小组。

为什么两个小组给出的答案差异这么大呢?因为他们在回答之前都听到了干扰数字(500万和20万),于是把这个数字当成了“锚点”。

当被要求写一份完成某事的步骤清单时,大多数人会想出3到10步。至于目标是大是小,全然不管。

想一想这暗示了些什么:若一个人完全专注于自己的长期梦想,那么他的10步必然比达成较小目标所需的10步迈得更大、更辛苦。再加上,无法很快看到结果会叫人格外沮丧,只专注于远大梦想又使步子看起来较大,人很容易没达到目标就放弃了。

目标是人们制订的过渡计划,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完成长期目标要花1~3个月的时间,完成短期目标通常要用1周到1个月的时间。

目标比梦想更容易量化。例如,跟“我想达成一首歌的1 000次下载量”这一目标比起来,“我想成为著名的摇滚明星”这个梦想要难以量化得多。

最后是步骤。

步骤大多只需要不到1个星期来完成,是实现目标的道路上要逐一划掉的小任务。比如找一本西班牙语入门书,就是实现在马德里的小吃店对着菜谱正确发音这一目标的第一步。找到这本书用不了1个星期的时间。在日历上做好标注,把明天空出来用于写作,这便是迈向你写完小说第一章这个目标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自己规划的是步骤,但其实规划的是目标或梦想。

一般而言,设定要花1个星期完成的目标,并规划出不到2天就能完成的步骤,是使用这套方法的关键。

阶梯模型是把步骤、目标和梦想整合到一起的理论。在这一模型中,梦想是主动力。

  完全专注于梦想,会让人把步骤规划得太大,以至于半途而废;目标才是关键,你需要专注于完成具体的小目标,校准思路,并正确应用这一模型。只有这样才能让改变更加持久。

为什么要建立阶梯模型

有研究证实了这一原则:为了改变行为,要关注日常过程,而不是关注结果。

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科学家对阶梯模型为什么有作用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他们称之为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或延迟贴现(delay discounting):人们为快而小的奖励赋予的价值,高于延迟到来的大奖励。

换句话说,人们青睐于迅速看到结果。这种理论是怎么应用到阶梯模型中的呢?与专注于梦想相比,专注于小步骤可以让人们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专注于小步骤也能让人们更快乐、更积极地继续尝试,因为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奖励。

基于大脑对奖励的反应,神经科学研究也揭示了阶梯模型为何会引发持久的改变。每当大脑获得奖励,一种强效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就会喷涌而出,让人感觉良好,于是想要重复该行为以便再次感受相同的化学物质。

如何在商业中应用阶梯模型

  阶梯模型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是使用模型来规划恰当的渐进步骤、目标和梦想。

把阶梯模型整合到这些可穿戴设备或者用户的健身习惯中,最简单的办法不是让用户关注走出1万步的梦想,而是找出每个用户一天通常会走多少步,再给他一个起始目标,让他在一个星期里每天只比通常要走的步数略多一点点。这样一来,用户就能规划并实现自己的目标步数了。等用户实现了这个目标,比方说是6 000步,下个星期他就可以继续增加目标步数。这才是阶梯式的方法。

  阶梯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想。这种回想的过程,有助于建立起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感在这里指的是“改变是可实现的”这一信念。

帮助人们回想过去的进展,意识到自己既然能够完成上一步以及上一步的上一步,那么他们也理应能够完成下一步。仅是告诉人们怎样改变,不足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要用问题、奖励或对话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这一点极其重要。

有个做法值得一提,只有在认为自己完成了当下步骤的时候,人们才应该回想上一步。要不然,回想的作用恐怕就适得其反了。

​[坚持习惯​]:

读书+10000步+耐心+精简

[今日感悟​]:

“SCIENCE”阶梯模型:

阶梯(Stepladders)、

社群(Community)、

重要性(Important)、

容易度(Easy)、

神经记忆(Neurohacks)、

吸引力(Captivating)、

铭刻(Engraine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