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聚会是一群人孤独的狂欢。
在一些公众号上,曾看见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要想优秀地度过大学时光,那么聚会就应该少参加,少一些灯火酒绿,多一些人生思考。在一定的程度上,这是正确的,因为过多的聚会,不仅浪费钱,而且容易让人堕落,沉迷于其中。即使是AA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也许有的人,家里不缺这么点钱,喜欢享受,但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每月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是懂事的表现,懂得父母挣钱的辛苦。从这些方面看来,减少聚会的确有助于一个人的成才与独处。但聚会有不同的目的,有的仅是一群人出去k歌吃饭喝酒,寻欢作乐,我认为这样的聚会是可以减少的,但如果是和三两好友,时不时聚一下,谈谈心,这样的聚会却是十分有意义的。所以,应该说是,减少没有必要的聚会,才是理智的做法。
那么,如果是班级聚会呢,那应不应该参加,有没有意义?
有缘千里来相会。我很喜欢缘分这个词,世界上这么多人,能相遇就是一种缘分。一个班级,亦是如此。暂不说来自五湖四海,就是同一个省,同一个市的人,能在一个班,成为同学,都是极不容易的,何况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能聚在一起,那便是一种缘分。
有时觉得四年五年七年很长很长,想到要在学校待这么久就有点悲伤,但放眼全人生,它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那还长吗?人生就像一辆无法回头的列车,大学只是一个站,而大学里的同学,就像是同一个车上的旅客,到了下站的时刻,便各自离去,再也不能回头再共乘一次车。每念此,便告诉自己,要惜缘,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
但大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孤独的代表词。它没有小说电视里的浪漫温馨,它甚至是冰冷的,孤独的,因为在这里,人们都戴上了一个伪装的面具,或者是冷漠的面具。
时常有同学对我说,一个班上几十号同学,都过了两三年了,还是很多不认识记不清。因为,他们之间,根本就没交集,何来认识?
以前,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一个班的同学,都像朋友,离得很近,心也很近。而大学的同学,离得近,心却远。于是,大学这座孤岛,有的人崛起,有的人堕落,崛起源于对自己的自律,堕落则是对自己的放逐。
于是,在大学,更多的人,都是个体观占主导,而丧失了群体的概念。班级只是学生卡上的一个代名词,只是考试时试卷上得写清楚对自己身份的一个证明。所以,他们宁愿自己时时在外边嗨歌畅饮,也不会参加一次久违的班级聚会。
有人说,班级聚会是一群人的孤单,实则不然。班聚,其实有它一定的意义。它能带动一个班聚的凝聚力,增加同学间的认识了解,大家出去玩一玩,嗨一嗨,你会发现其他人身上不同的一面。唱歌时你会发现,原来有的人是隐藏的麦霸,唱歌是那么好听,玩游戏时你会发现原来那个安静的妹子原来是游戏大神,做吃的时又会发现原来大家手艺如此之好。你会觉得,这才是一个班级该有的样子,如果班级只是一个代号,那么为什么大学里还要分学院专业班级?直接像社会上一样,一张身份证,就是一个个体,自由自在,不属于任何组织团体。
有人说,聚会花钱,宁愿在宿舍睡觉看剧,也不愿出去玩玩,增加一些回忆。那如果是不花钱的聚会呢,他们依旧会以无聊没趣的各种理由拒绝,在宿舍过着睡觉看剧打游戏这种不无聊有趣的生活。
最近便见识了一场这样的聚会,免费的机会,全班几十号人,去的人寥寥无几。也曾经有过一场,有人因为要花钱而不去,但如今是,不花钱也不去了。也许有的人认为,大学一毕业,就各奔东西,有的人再也不见,现在何必浪费精力去体验,去经历,去制造回忆。
对于这样的想法,我不置可否。但我一直认为,人生如一张画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看上面的色彩时,不要因其单调而悔恨。“要是当初,,”这是最无力的假设。我只想着,我的人生虽然平凡,但我也想它能丰富一点,老来有所回忆,想想某某某唱歌好听,某某某包饺子真好看,那就够了。
我不喜欢灯红酒绿,但我喜欢和朋友偶尔出去吃一顿饭,谈谈最近的状态,或者八卦八卦一下,谁谁最近的感情状况。班级聚会,虽然平时大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我依旧可以占一个座,玩一局游戏,唱几首歌,看着他们的各种模样,刻画自己的回忆。
即使几年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地方,但也能感到欣慰,人生,是走过一遭的,你路过别人的世界,别人也在路过你。
所以聚会到底有没有意义,就看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了。
如人饮水,各自品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