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淼淼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我害怕独处,当独处时,我的内心便有一个强烈的呼喊——渴望被爱,渴望陪伴,这呼喊声反反复复,无法摆脱。我禁不住地会想:如果世界没有爱,那将会怎样?
梦里的她是个可怜人。可怜在何处?不是衣衫褴褛,不是沿街乞讨,而是吃饱穿暖却无人爱她。面对身边伙伴的嘲笑,面对身边最爱人的冷眼,面对亲情的逝去,她最终选择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20岁……
梦到这里,我猛然清醒,先是庆幸梦与现实相反,告诉自己这只是个梦;随之,轻嘲梦中的她竟是一个心理防线如此脆弱的人;然后,不知怎地,渴望爱的“野兽”从心底的牢笼苏醒,挣脱着挣扎着,我开始心疼梦中的她,我想我同她一样也是害怕失去的。回想自己的20年,虽然有缺憾,但母亲是真的把我捧在手心里,所有她认为好的全都给了我,尽管有时候表达方式不佳,结果与她的意愿相背而驰,但我仍然愿意相信她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尽管在母亲群体里,我的母亲没什么大文化,也没有见过北上广的繁华,但是为什么要去比较呢?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最佳母亲”,她在我心里就是最好的。还有我最依赖的哥哥,我有任何事情总是会与他倾诉,大概是因为同龄的关系,他与母亲之间我总会选择把心事都告诉他,而每次他总能顺着我的倾诉,抓住我烦闷的结点,把它解开,然后对我灿烂一笑,说:“这有什么的”。还有我视为知己的朋友们……
回想到这些,我的眼眶已然湿润,是我感受到的幸福和与生俱来的倔强不让眼泪滑落,现实的我爱那么多人,也有那么多人爱我,可是梦里的她谁爱她呢?世界好像无穷无尽的海洋,而她像是一座孤岛,被屹立在大海深处,压倒她的是最后爱的希望破灭。其实她就是我,我就是她,可是我和她终究还是有所不同,所以她是梦中的我,而我仍旧是我。如果没有爱,我是否会变成她呢?
“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其实在现实社会中,爱无处不在。在职场上“狡猾”的男人,回到家看到熟睡的妻子,也会暖心一笑;在办公室里严厉苛刻的领导,也会去接放学的孩子回家;在讲台上不苟言笑的老师,看到学生圆满毕业,也会热泪盈眶;在医院里严谨果断的医生,在病例清零时,也会手舞足蹈。不可否认,我们都是渴望被爱并且渴望去爱的人,当每一个这样的我们组成一个群体会是怎样?似乎也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完美和谐,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渴望被爱并且渴望去爱的群体,可是为什么人类世界还是一面朝阳一面阴暗?我想答案是:我们对爱与幸福定义不同,追求方式有所差异。常年病痛缠身的人认为身体健康就是幸福,生活并不富足的人认为富裕就是幸福,努力上进的打工人认为有所成就是幸福,家庭缺憾瑕疵的人认为平淡圆满就是幸福;而我更倾向于最后一种。这是朝阳面,导致阴暗面的大概是我们在追求被爱或者去爱途中,方式不同,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社会;亦或是方式不恰当,坠入深渊,所以才有了道德的底线要求——法的存在。
“没有绝对的阳光,也没有绝对的黑暗,就好像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一样。”如果我们每个人在追求被爱或者去爱时,能正确的定义什么是“有爱”,什么是“幸福”,这样做是否真的“幸福”,那世界是否会更阳光明媚?这个问题我至今还是没有找到准确答案……
凌晨清醒的我已经无法入睡,怀着忐忑的心情写完这篇文章。从床上探出头,阳光已经撒进屋子里。我想,走出去晒晒太阳,感受阳光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