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社交和社交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认识别人,更多的是向别人表达“我是谁”这样一个诉求。
接下来就从活动、心理学设计、口碑三个角度来和你说说,怎样在做活动和内容的时候打动消费者,引爆社交传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越发的碎片化,场景变得非常的短促和兴趣导向,所以我们需要从UV(网站独立访客)的数据背后找到它的动机和引发点。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动机被触发的结果。动机背后的目标无非就是满足欲望。流量分为表象需求和潜意识需求两部分。
先来说说,欲望的六个表象需求
在设计活动和内容的时候,主要通过这六个显而易见的心理欲望来设计我们的活动和内容,刺激用户进行传播,刺激流量转化。
第一,炫耀
人都有攀比心理,这种炫耀成分,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和被社会关注的愉悦,在运营活动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给用户提供这种合情合理的炫耀的理由和环境。
第二,窥视
窥视欲望源自于人类动物对未知事情本能的一种好奇心,所有人都希望掌握更多不知道或者被隐藏的所谓的真相,这些信息的获取偏差,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程度的生存安全感。
第三,被爱被关注
窥视需求延展出另外一种显性的需求,就是被爱被关注,这个诉求是一个很被动的行为,所以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是从用户自我意识出发的,让用户主动地去寻求关注和爱,是活动能够利用这个因素成功的原因。
第四,趣味和娱乐
玩的天性自古就存在于大家的基因当中,通过娱乐环节来忘记生存中的紧张压力。
第五,贪婪
提前得到很多,提前享受,都是人性中贪婪的表现。现在已经运用的方式包括各种各样的抽奖、优惠、博彩,都是在利用人性的这一点。
第六,感官享受
活动和内容就像是在和用户一次一次的约会,活动呈现出来的感官体验非常大,影响到活动的整体效果。
所以,我们在做运营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对细节的无限执着,让活动中的视觉、听觉在用户里面前发挥一定的魅力,达到比较高的体验效果。
再来说说,潜意识的三个表现
第一个表现,谎言和恐惧
谎言和恐惧是每个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常态。先来举例三种最常见的谎言和恐惧。
第一个谎言是“我还不错”,恐惧是“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在做活动的设定之上,你要试图通过这种内容和一些反馈出来的信息,帮助用户在这个谎言和恐惧之中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这个想要的答案是就是不断地去强化用户的谎言,帮助用户告诉自己“我还不错”,从而获取谎言的再认定,并且不断地去淡化,或者是帮助用户克服他们的恐惧,排除恐惧出现的可能性。
第二个谎言是“我是独特的”,恐惧是“我是平凡普通的”;
这些常见的特性其实也是源于大家在生存中的保护意识,所以在做内容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去提升用户的优越感,创造结果上的差异,或者形成一定的稀缺程度,能够更好地让用户觉得“我不是普通的”,“我不是平凡的”,“我是独特的”。
第三个谎言是“我不一定能”,恐惧是“我不能”;
通过这样的一些谎言和恐惧的设定,帮助我们让用户的潜意识激发出来,从而通过这些缺陷性的潜意识来销售我们的产品。
第二个表现,叛逆情绪
叛逆情绪是在相对认知和价值观稳定的情况下,一种每个人都会存在的短暂剥离。这种规律对于产品同样的适用,大众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感觉通常是中庸的,死板的,然而如果发现产品开始跟你开玩笑了,或者一反常态地跟你理论的时候,你说不定会觉得非常可爱。
第三个表现,想象拓展
很多的活动和预热都需要抛出这样或者那样的一种悬念,一两个信息点足以成为话题,用户对这种隐晦的内容、符号、文字、图片都具备非常非常强的解读能力,望文生义绝对是对这个事情的最好解读。
最后说说,口碑和传播的诱因,三个有效的判断标准
第一个标准,激活的频率
激活频率是刺激物能够多么频繁地在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出现,比如说酒和水,大部分人只会在特定的场景下喝酒,只有少数人能够经常喝酒,但是所有人都会在任何时间段喝水。
第二个标准,与现实的关联度
关于结婚、生子、买房、友情、工作等等,这些话题都是长期关注的,所以当你去选取传播内容话题和互动内容的时候,不妨在这些话题里面选择,能够快速地帮助你获取用户的注意力。
第三个标准,场景化
现在很多的服务型产品,比如说视频、音乐、电商这些都属于聚合内容呈现,用户在一个页面看到很多可选内容的时候,他们反而不太能够选择了。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要去做“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的原因。
因为你可以通过一个场景的深化,帮助用户降低他们的流失率,提高转化效果,需要尝试给用户提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