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心理协会的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最新的访谈,谈到了新冠病毒的疫情,造成人心的焦虑。访谈的主角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公众风险及人性决策专家Baruch Fischhoff, PhD。主持人提到了人们在面对新冠病毒疫情时,似乎焦虑胜过于面对每一年造成非常多死亡人数的流感。
明明流感造成更多的感染及死亡人数,为什么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的恐惧和焦虑却远远胜过于对流感的焦虑呢?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新的风险的担忧会胜过于熟悉的风险。
在2020年的2月17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当天的报告,全球在当天有71429名确诊新冠病毒的病患,而中国在其中占据70635名。同时,有1772人死亡。当然,这个数据是在不停的变化中。而根据美国疾病管控中心的调查数据,美国在某一年有一万人死于流感。而且在该年,有1900万人得到流感。那么,为什么美国人在面对到新冠病毒目前在美国境内还没有死亡案例的时候,也如此的害怕呢?这位教授说,那是因为我们在美国非常的熟悉流感,而且美国疾病的管控中心不断地与许多专业机构合作,为的就是对流感进行更精准的预测。所以,面对流感,即便它的影响是更加巨大的,但是人们已经可以大概预测它的发展趋势。
但是,面对新冠病毒这个新冒出来的家伙,我们并不知道它的走向。即便现在,美国尚未有死亡案例,但也仅能维持一周的预测。也就是说,过了一周以后,究竟新冠病毒在美国,在世界会有怎样的新的进展,没有人能够说得准。
当然,此刻这个病毒的发展要取决于两大要素。也就是无症状的病患身上的病毒传染力究竟有多少,以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众医疗系统去面对的效率有多高。
那么我们普通人在面对到新冠病毒以及这个疫情在未知当中不断的向前的同时,我们能够做的是什么呢?
我想我们所有人都曾经有感受到这个疫情所带来的焦虑吧。特别是现在社交媒体发达,消息大量且冗杂,没有经过筛选。而那些来路不明的消息为了博得眼球和点击率往往会有所夸张,造成了更多的恐惧。
例如,我所在的台北就有许多消息指出,因为口罩的缺货会造成纸浆供应不及。于是可能之后我们连卫生纸都买不到了,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是厂家传播的谣言。但是也已经有许多人抢着去购物中心抢购卫生纸和纸巾。当我去到超市的时候发现,怎么货架上的纸巾都没货啦?然后在那个瞬间,不得不承认心里似乎也有那么一丝惊恐,万一我之后上厕所,没有纸巾怎么办?
所以我们还是非常容易受到我们所接收的消息的影响。
Baruch Fischhoff, PhD博士就建议在此刻,我们必须要找到可信任的资讯来源。当我们确知这个来源的信息是值得信任的,那么我们就主要集中精力从这个地方获取资讯即可。我们信任这个机构或是这个单位的专家,他们会尽力去获取可靠的消息。另一方面,我们克制自己不去任意听信在网络的社群媒体流传的谣言,毕竟那是没有根据的。这些谣言的背后可能埋藏着这些散布消息的人,想要去贩售你不同的东西,或者通过煽动恐惧来达到不同的目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些,是想让大家学会看见,真正让我们恐惧的不见得就是最可怕的,而是那个未知。
如果有一款最新变种的蚂蚁,它咬了你,你有可能产生像电击的感觉,也有可能产生溺水的感觉,你也有可能会觉得无法呼吸,那么或许我们会害怕这款变种的蚂蚁胜过于害怕一头猛虎,因为至少我们知道被猛虎咬有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一个人承受未知的能力,也正是他能够创造幸福的能力。
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的生活、事业或者感情在承受着一些痛苦或者难题,但是我们暂时不想面对它解决它。即便这个痛苦折磨着我们,但至少它是熟悉的。而如果我做出一些改变,去解决,去打破当下的困境,不管是离开这个处境,结束这段关系,或者开始一项新的项目,我都不知道未知会带给我什么。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勇敢的面对未知,去拿回创造幸福的能力。
下次让我们来聊聊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看见了怎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