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术的进步

现在骗术应该可以写一本书了,每个被骗者都可以总结一套规律出来。

受骗的人是怎样被骗的,而且还坚信不疑呢。

老人,去银行汇款,被银行的人阻止还很生气,为什么老人成为了被骗的一个主体?

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怀有很深抱负,想成就一番事业,但不幸进入传销组织。

年事已高的人被骗的动因是什么,我想大概是因为内心深处有一种被社会所需求的冲动,当有人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可以获得被需要感觉。老人退休了,退休以后,失去工作,我们现在经常提倡“获得感”,恰恰是因为这种获得感没有找到。

工作会给人一种存在的意义,这种意义就是获得感。当退休之后也伴随着获得感消失,表面上看来可以享受生活了,内心深处对于新生活还需要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类似工作岗位那样的被需要的感觉。

而骗子恰恰看上了这种被需要感觉,当然推销产品也会利用人们的这样的心理需求。形成一种假象,这种假象就是帮助了骗子会成就被骗者无所不能的幻想。

当受骗行为实施时,受骗者也会形成一种神圣的荣誉感,觉得自己帮助某个人,自己对亲人,朋友来说还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退休的,无所事事的老人。

无所事事会让人体验到无价值感,老人们需要在退休以后寻找自己的爱好,或者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对于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赋予一定的意义,慢慢会产生生活的价值,感觉到存在的意义。

有时特别抠门的也会上当受骗,其内在的原因是一直以来都是很抠门的,自己对自己的抠门,自私也有一定了解,并且一直寻找一个机会来洗白自己,而骗子也会利用这一点来实施诈骗,利用的是当事人虚伪的慈善。

利用那点慈悲心,骗子掌握了数据,知道你的姓名身份证,社交面,在大数据之下,人们的隐私越来越难得到保护,有一点技术和金钱就可以获得你的信息,你使用的手机APP就带有收集数据的功能,这些数据是一笔财富,这些数据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提供材料。

年轻人带有远大理想,对未来充满幻想。而那些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成了诈骗者的温床。人与人的信任危机,也在经受考验。

归根到底那些因素导致诈骗成功,一个人的欲望越强大,那么受骗的概率会增加。成就自我的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自己和周围同学同伴差距太大,会导致自己增加成就自我的欲望,如果自己和同伴物理环境相差不大,而成就相差很大,会造就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一个人增加内在成就欲望。

欲望超出正常范围会让一个人失去检验现实的能力。

退休的老人,以前在工作岗位如果很收到重视,在离开工作岗位时,自己的被人需要的动机得不到满足,有时自己退休了,还有人找自己来办事,老人会非常开心,觉得对方瞧得起自己,而这就是在满足被需要的欲望。

因为退休,所以被人需要动机得不到满足,而骗子利用这些老人被需要的动机,来满足老人们的欲望,让老人感到自己虽然退休了,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价值。一位退休老人适合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动机的情况下,被骗的概率会降低。

而年轻人过度最求成就,财富的动机很强,也会增加被骗的概率。

被骗,往往是被自己欲望所驱使,成为了欲望的奴隶。这种欲望的动机,并不仅仅是占有,而是善良的动机,出于帮助他人,其内在是满足自己的被需要,被认可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继续善良,而善良不应该是带有过多欲望的善良。

任何高强度的欲望都可能被他人使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谢正媛的经历并不比柯小艾‘平凡’几分,同样是抱了飞蛾扑火的态度为爱在所不惜。大学毕业后,她跟同学一起来到了这座...
    冬妮娅阅读 3,385评论 0 0
  • 英国经济学家劳埃德在1833年提出,商品价值只表示人对商品的心理感受,取决于人的欲望和欲望被满足的程度。 他说,边...
    择地之松阅读 4,039评论 0 0
  • 新建maven工程: 在第一次使用idea时,如下图选择新建工程 如下图,选择maven工程,sdk通过new,选...
    生活的探路者阅读 3,280评论 0 0
  • 昨晚,很认真地跟你谈论了一下我们之间的未来。整场谈话,你的一句“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令我印象深刻。 回家后整个人...
    大树下的流浪猫阅读 1,2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