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中国青年报》推送的文章讲到,"话题#三年级孩子不认识白蜡烛#上了微博热搜"。
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的孙老师有二十年的教龄。她在给三年级的学生上实验课时,为了让学生们研究材料的沉浮,就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根白蜡烛,要求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并观察蜡烛的浮沉。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实验一开始,95%的孩子表示不认识白蜡烛。
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还有人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有不少孩子还没明白蜡烛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孙老师感慨,“现在的孩子和十年前不一样,他们能看说明书,会玩乐高,但不认识蜡烛火柴,不会裁纸,也不认识植物和农作物,因为生活中见不到或者用不着。”
孙老师还提到一个最更加典型的划火柴点燃酒精灯实验。现在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没见过火柴,所以一看到火焰,全班都吓坏了。“我当时演示划火柴,旁边的同学吓得直接跑到教室外。” 孙老师无奈地说,“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会烫伤,胆大些的男生点火柴,女孩能躲到几米开外。”
对于"老物件是否需要了解",网友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孩子的无知,而另外则将其看作社会进步的表现。
究其产生的原因无非是家庭教育失败,课本out等,并提出加强对实践教育的重视。
媒体,网友对这件事情关注的重点是针对城里孩子或者00后五谷不分的现实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但是在我看来,城外的孩子包括山区,偏远地区的孩子,还有留守儿童,同样是00后,也许连城里孩子们习以为常的手机,电脑都没见过,但是他们对城里孩子不认识的火柴,蜡烛,水稻,白菜,等等非常熟悉。
所以每次看到城里孩子闹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时,我总会忍不住想想城外孩子的眼界会通过什么方式得以开阔呢。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信息时代日新月异。可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不能疏忽的。在城里的孩子奔波于各种辅导班,参加各类竞赛,周游世界各地参加游学活动的同时,城外的孩子也许要翻山越岭往返几个小时才能如愿上学,也许课本之外的娱乐就是田野山林的奔跑,小溪水洼里的摸鱼抓虾。
当城里孩子的家长纠结焦虑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这样的问题时,城外孩子的家长也许远在异乡务工,也许忙农活忙副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所以我要说的是,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不仅仅是报道城里孩子面临的五谷不分这类的尴尬,也要呼吁更多有情怀的人士真正去了解帮助城外的孩子成长,守护他们的平安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