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喜欢掌控的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仅仅是听起来都让人觉得充斥着满满的自信与自豪,这貌似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感受。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的《尊重你的选择,走出自恋幻觉》一文中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个答案我们在文章最后会提到。下面先来谈谈看完这篇文章我的所学所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自知或不自知的情况下,为“掌控”一词加了一个宾语——他们。他们指代的就必须是人,而且特指的是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我们能掌握控制住的唯有人的因素,其他天时地利等因素在合同中都被明确称为“不可抗力”,不可抗力不就是人为控制不了的因素嘛。
作为人,我们只喜欢控制的感觉,而不喜欢被控制的感觉。就算是受害者情结极其严重的人,迷恋的也不是他们被迫害的那一面,而是只要作为受害者,他们就可以占据道德至高点,毫不犹豫地对迫害者施以谴责的这一面。这就是被动控制——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当我们主动控制不奏效的时候,往往会退而求其次,以被动控制的方式令对方产生怜悯、自责之心,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效果。
作为人,我们除了会控制身边的人,也难免会被身边人控制。比如在听到这句“我这还不是为了你?”之时,我们心中会产生内疚和自责的感觉,而这就是我们被控制的开始。因为内疚,因为自责,我们很容易就会选择抛下自我意志,屈从于对方的意愿。
作为人,我们从小就学会了自己为对方付出了什么,对方就要给我们回报。我们不仅为自己预期了这样一个回报,还会给它施以限定——它应该是令我们满意的回报。如果对方没有给予令我们满意的回报,或者对方压根儿就没有回应,我们就会感到失望,用种种自知或不自知的方式来明示或暗示对方,“你对不起我”。这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关系规则。
我们每一次的付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的付出,还是朋友对朋友的帮助,其实都在心里暗藏了一个回报预设,尽管口中一直在说“这是我心甘情愿的,无需回报”,但这并不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然全天下最无私的父母,为什么都会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说“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可倒好,一点也不听话”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经常感到失落,感到怨恨,就与这种控制别人的欲望有关。
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够一直保证让另一个人满意,我们每次的付出也不可能次次都得到满意的回报。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我,如果一个人完全按照另一个人的意愿而活,这个人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感觉,或迟或早,他的自我要浮出水面,往往还会伴随着这段关系的终结。
所有人类都渴望关系,也希望我们所处的关系稳定而亲密。很显然,控制欲并不利于我们关系的稳定,控制欲会让别人感到很不舒服,会将自己难以避免地置于失望的境地。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从控制欲中出离出来呢?武志红在这篇文章的末尾给我们开了药方:
“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并彻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对别人的欲望。
并且,一旦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真正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选择范围,懂得感激已拥有的一切,从而可以更深沉、更踏实地活在当下,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相反,当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别人身上时,你的世界就很容易是一个怨气冲天的世界。”
有多少孩子,在父母替他们做选择的时候,虽然心中不情愿但还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这些孩子之所以屈从于父母的压力,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孩子想逃避责任——我听了你们的,你们就要对我的人生负责,如果以后我对这个选择产生什么不满或痛苦,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因为当初是父母替我做的这个决定。
所以武志红在文末强调,自己做的选择就要自己彻底负责,无论是听从了谁的意见,决定和选择是自己做的,所以我们才是要对这个决定负责的人,而不是让提意见的人来承担责任。
这篇文章对我今后的人生都有着很深远的指导意义,教我怎么做一个令人舒服的,又不会被别人左右的人;也同时引导我怎样做一个不给孩子感到压力的母亲,那正是我想成为的妈妈该有的样子;又点出了我在和阿鑫的亲密关系中产生的不自知的企图——总想以爱之名,让他的意志服从于我的意志;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对父母埋怨的背后隐藏着的真正而不曾被我所知的动机。《尊重你的选择,走出自恋幻觉》是我最近读过的所有文章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一篇,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都能看清自己每个行动背后真实的动机,不被虚妄的“小我”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