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弯子”从军记003

      NO.3学普通话

      虽然我与三弯子是老乡,其实我对他也不很了解,仅是相识在大巴车上,当时,两个人约定到部队后互相关心、互相提醒、互相帮助。所以到部队后,我们很庆幸,我们俩被分到一个连队,最后还分到一个新兵班——新兵一连一班。

      因为他不会讲普通话,经常瘪着嘴,所以战友私下又称他为“小瘪嘴子”,他从来不 在意,更没有放在心上,谁叫他都没有答应过,他都是微微一笑。为改掉家乡话毛病,他每天抱着《新华字典》,叫我教他发音,从声母、韵母和单音节字等入手,他把午睡和就寝前一段时间,都用在了学普通话上,有时他还偷偷提前起床,对着“整容镜”练嘴形、练舌位、练换气。最搞笑的当然是他练换气了,他竟然端一脸盆凉水,把脸憋在水下……还练的一头劲……。功夫不负有心人,星光不问赶路人。在两个月后,他的普通话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并成功参加了新兵连、新兵营、新兵团以及全团举办的“爱国奉献杯”演讲比赛,虽然仅仅取得了新兵连第一、新兵营第二、新兵团第三和全团“优秀奖”,但这对于他是莫大的鼓舞……在后来的军旅中,学普通话,他又坚持了大概有两年多时间,后来他完全改变了家乡口音。

      打铁需趁热,上坡需加劲。他还坚持每周去一趟连队图书室,坚持订购和翻阅《演讲与口才》杂志,遇到好文章或片段,他都坚持抄录下来,特别是一些名篇,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反复诵读,直到通篇背诵,比如《乡愁》《沁园春·雪》《我的老班长》……。新兵期间,他就有了自己《剪报本》《文字摘抄本》以及《思想感悟随笔录》,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他脱下军装,解甲归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NO.2藏拖把 到了老连队门口,所有老兵已经在门口的水泥道上列队夹道欢迎我们一帮新兵蛋子,非常隆重,给...
    犁田人阅读 2,372评论 3 15
  • 青口镇 在江苏北部沿海与山东日照交界处,是连云港市赣榆县,如今已经改为赣榆区,县城青口镇西北方向几十公里外有一座全...
    东方竹子阅读 12,403评论 0 4
  • “……晚饭后新兵去礼堂看电影……” 连长晚饭前在食堂门口波澜不惊地说了这么一句。 和平时一样,连长讲话时下边儿总是...
    慕爱特阅读 3,816评论 10 14
  • 曾经当过兵是一生的荣耀,是一生的骄傲。每一个当过兵的,都有一段快乐又悲痛的回忆,对军旅生涯有着特殊的感情。不当兵后...
    sunny_吴建阳阅读 5,607评论 1 2
  • 三 “稍息,立正……”,“当听到立正的口令时,身体保持正直……”。团队大操场上各种队列口令以及下达教学法的声音交织...
    白牙厚先生阅读 1,7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