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到今天为止已经连续写了一个星期了,但是结果真的不尽人意,每天的展现量少、阅读量更少,我不禁要怀疑自己写得是不是太糟糕了,以至于都是自说自话。
每天也会去看看别人写的好的微头条、文章什么的,那么看的多了就不禁好奇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是被头条所推荐的?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大家喜欢看的?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说道这里,我想起来昨天浏览了一个友友发的关于对头条发文的感慨,内容如下:
建议大家有好的、有深度的、有价值的文章不要在头条发布,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没有流量没有收益。
在头条主要发表一些家常理短、鸡毛蒜皮的文章才有流量有收益。比如发一些孩子不听话、和孩子吵架啊!和老公不和啊!和公公婆婆闹矛盾啊!今天干什么了,吃什么了,心情好不好啊!反正就像写日记一样就可以了,展现量还大一点。
我表示非常同意,不知道来头条这么久的你有没有同感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言归正传,《学会写作》的作者是这么说的:

确实,每个人的基础、背景、写作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人。
写作的本质无非是把想法变成语言,再把语言变成文字,所以只要能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每个平台有每个平台的调性,比如头条就是一个大众的平台,那么大家想看的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把想说的事用最质朴的语言说出来,把观点用最通俗易懂、甚至诙谐搞笑的表达出来反而更受大家的青睐,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你文采斐然。

而简书则是一个写作人的平台,那里的文章都是文笔还不错的人在上面认真地打磨自己的作品,是在我看来最纯净的书写天地。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现在的状态是每天更文,每天去看看别人的作品,每天早上都兴致勃勃地打开头条和简书看阅读量,每天收到的却是满满的打击。
但是我还是想对自己以及现在踌躇不前的人说:
你写的文章没有人看很正常,你被拒绝了很多次也很正常,你以为你是谁?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发表一遍文章就能得到几百几千粉丝,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成功是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不断的写,不断的改进,才慢慢得到认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他在成功之前也是从小就开始写文章,一直写大概这了几百万字才有今天的,当他出名了,他以前写的文章很多人也会慕名去翻看,这就是积累的力量,有了一定的量,质变就会不期而遇。
努力从来都不会白费,我要做的事就是持续地写,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章。
我告诉自己不要心急,要有耐心,我不需要向别人证明我自己有多优秀,只需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写作记录就是见证自我成长的关键,也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当有一天你文章写得足够好了,自然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优秀也就不证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