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有常。业无变。】
所以我们的学业,我们的事业、家业要好好经营,让父母能够安心。刚刚也提到,行业应该要选择自己适合的,然后尽心尽力去发展,绝对不能好高骛远。很多人在这个时代当中常常都要想快速致富,其实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当有这种很想要快速致富的念头,所谓“欲速则不达”,往往在他换工作当中,其实他的心非常的躁动。一个人心躁动的时候,会不会选对抉择?很困难。当他换了工作,很可能会让父母又开始担心了。
再来,他每换一个工作,事实上对他的社会信用都是一种影响。本来经营好了一些人脉,他这么一动,比方说开医院,他是这个医院很有名的医师。虽然来给他看的病人很多,可是我们要想一想,不只是因为我们医术好,而是医院有很好的领导在带领,才成就了我们这个工作机会。我们也要念着在这个医院已经这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之内都是这么多人成就了我们工作的稳定。所以不能只想到自己很不错,要有大发展,然后马上就在本来的医院对面又开一家,自己来做老板,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失去什么?人和。又有可能还带了其他的同事一起出去开。我们做人要稳扎稳打,不可躁动。而且好聚更重要的要好散,假如没有好散,这些怨气都将阻碍你往后事业的发展。当我们稳扎稳打,让这些机会水到渠成。
而生命当中的财富,绝对不是你去争可以争得到的,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要怎么收获,最重要要先怎么栽。我们在前几天课里面也有提到,真正财富的真因是要多行布施,多为这个社会付出,自然财布施就能够得到财富。比如有的富人,他每年捐的款项非常大,或者捐很多公共设施回馈乡里。所以,我们面对工作也要稳扎稳打去经营,不可好高骛远,不可太躁动。因为我们一动,就会牵动整个你身旁的亲友,我们做事愈稳健就是让他们愈安心。我们来看下一句,我们一起把它念一遍: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其实很多的大善都是从小善做起,很多的大恶也是从小恶积累上来。所以刘备给他的孩子有一句很重要的勉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在家庭当中的一言一行,你都不能苟且,太随便了,往后出去就会有犯大过失的可能性。当然,要让孩子“勿擅为”,首先我们家长要“勿擅为”,要先当榜样给孩子看。比方说在看电视的时候,能不能把脚抬到桌上?虽然是一件小事,给孩子的就是很随便的示范。
比方说开车出去,记得我们在深圳有个老师,那天他刚好带着一个小朋友五岁多。一边开着车,刚好遇到红绿灯,他就停下来,这个小朋友看到老师停下来,就跟他说:老师,你不用停,你直接开过去。其实这样做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从哪里学的?跟家长学的。所以“事虽小,勿擅为”。这位老师听了以后,也很有敏感度,这个一定要赶快跟家长沟通,你孩子还没建立对错的判断,我们都做错误的示范,那还得了!这个老师讲话也很有艺术,打过去就跟他的家长说,他说:你的儿子今天教我开车。他妈妈马上就笑出来,自己心里有数。所以诸位朋友,我们为人长辈不能知错还犯错,这样就很不好。从很多细节之处,我们要有敏感度,要给孩子当榜样。当你有这样的态度,保证你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德行、学问也在与日俱增。
对于孩子有很多的事我们要多多叮咛,尤其在安全方面,只要这些动作会造成生命的危险,一定要多多提醒。而且有时候还不能只提醒一次,还要不厌其烦。哪些方面要提醒?诸位爸爸妈妈,哪些方面要提醒?过马路;这个一来是安全,二来也是守规矩的态度。所以只要是安全问题或守规矩问题,绝对要去遵守。像常常寒暑假期间都会发生一些意外,小孩子玩鞭炮造成火灾,小孩子相约去游泳,又没有“出必告,反必面”,所以往往老祖宗说“乐不可极”,乐极生悲。这些要从小叮咛,孩子假如常常这样叮咛,他对于安全的敏感度就特别高。比方说在端热水的时候,你就要让他小心一点,这样就能减少很多意外的发生。
除了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之外,也要提醒孩子,只要对别人会造成危险的动作,绝对不能做。当他有这样的态度,他就会时时观照到,我的一言一行有没有造成别人的伤害。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篇报导,一个孩子因为好玩,他的同学要坐这个椅子,他马上把椅子拉开。他的同学没注意到直接就坐下去,脊椎着地很严重,造成终身瘫痪。藉由这个例子我们会机会教育,就告诉学生,你看,一个小小的动作,造成别人这么大的痛苦。几个人痛苦?你看这位同学,他不知道要多少数十年的岁月要在床上熬过。小朋友你自己去躺看看,给你躺三天,你就全身不舒服。不只他要痛苦,还有人比他更痛苦,他的父母;看到一个孩子养了十多岁,居然变成这个样子,每次看,相信都是一种煎熬。所以对父母也是一生的伤害。一个人不只父母会关心他,所有这些疼惜他的亲友都会非常的伤心。所以诸位小朋友,你看,一个小的动作就造成了这么多人的痛苦,这种事绝对不能做。所以,“事虽小,勿擅为”,这是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规矩方面,我们也要告诉孩子要守规矩,“事虽小,勿擅为”。不可以随便丢垃圾,丢垃圾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当丢垃圾已经成为习惯,那将不只是丢家里的脸,还有可能会丢国家的脸。曾经也听过,爬山的时候,假如你不知道路怎么爬?怎么爬?跟着垃圾的地方爬。这个看起来是方便,我们往更深去想,那是人行为的悲哀,不只没有羞耻心,对于大自然也不懂得爱护。“天为父,地为母”,要爱惜这一片长养我们的大地后土。所以,纵使是丢垃圾也不可以擅为。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导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所以学校里面假如没有办法教这个,更重要的家庭教育要先把基础扎好才是。其实学校的老师都很尽心尽力在教,但是因为他们一个人要面对几十个孩子,确实不容易。唯有家长非常积极跟老师多配合,孩子的生活行为就很容易循规蹈矩。
所以,在安全方面、在规矩方面,都要谨记“事虽小,勿擅为”;假如做了,“苟擅为,子道亏”,刚刚我们当炎黄子孙的职责也是亏损。小时候特别怕别人对我们说:你这个行为真没家教!往往听到“真没家教”,不管我们在做什么,马上会怎么样?变的很收敛,因为生怕自己的行为让父母蒙羞;“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就“贻亲羞”,所以羞耻心对一个人非常重要。
我们看下一句,‘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小孩子他还没有建立是非判断的时候,有时候会随手拿东西,他有时候是觉得好玩。所以做父母的养育孩子确确实实要多用心,因为孩子做一些不好的行为,会马上表现在哪里?脸上,他会心虚。有位母亲刚好察觉今天孩子回来的脸色不大一样,她就去翻翻他的书包,结果发现里面有几颗苹果。奇怪,怎么会有几颗苹果?马上问自己的孩子。当然孩子可能一下子觉得反应不过来,也很紧张,就支支吾吾的;后来就招了,跟几位同学经过水果店顺手就拿了。其实他不见得是要吃,是几个同学一窝蜂,那个气氛让他觉得好玩。这位母亲二话不说,马上带着这个孩子到水果店去,到的时候先跟老板鞠个躬,然后跟他道歉,老板还在忙,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她说:我的孩子拿了你几颗苹果。这个老板还觉得没什么关系。妈妈就把钱付给他,然后要求他的孩子要跟老板道歉。当他是第一次犯错,你马上制止他,他会终身记住,不会再犯。当他看到母亲在跟人家鞠躬赔礼,其实这个孩子内心会怎么样?觉得很惭愧。所以,我们母亲的身教,就唤醒孩子的惭愧、羞耻之心。孩子不可能不犯错,但是只要他犯错,我们能适时的指导他,反而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教育。
另外有位妈妈他带孩子去书局逛,逛了以后,因为很多的日记本都会附有一支小小的钥匙,她的孩子就拿着钥匙。后来母亲出去以后,发现还给人家拿了个小钥匙,就拿回去要还给收银台的小姐。收银台小姐说:这个拿回去也不知道装在哪里,就送给你!那时候妈妈也不以为意,就拿回去。后来小孩上学,她就突然察觉到,孩子会顺手拿同学的一些小东西回来。所以,孩子还没有是非判断的时候,他一做错误的动作,你不纠正他,他有可能以后会习以为常。当父母的在孩子五、六岁以前多付出,谨慎教导,相信这些是非好坏会扎得很稳固。
所以,古代的母亲都谨记要教诲孩子“一瓜一果之弗贪”,一瓜一果都不能贪,“一丝一毫之不苟”,绝对不能有贪小便宜的行为让孩子去养成。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可能就偷金,教导孩子“物虽小,勿私藏”,不可以拿人家的东西,长久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为他贪,到最后很可能想要的东西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偷、去抢。所以养孩子的不贪,在他往后是养他廉洁之心。廉洁非常重要。
我们古代说“举孝廉”,为什么要“孝”跟“廉”来衡量一个人能不能替国家服务?我们来看一下,“孝,德之本”,做人的本在孝,“廉”是做事之本。有廉洁的时候,他在办事当中才不会图谋自己的私利,才能大公无私,把事办好。所以,做人做事的根本就在孝跟廉。一个国家的政治好跟不好,从哪里看?从廉不廉洁,所以,廉就是政治的根本。我们今天假如看到从政的人不廉洁,这个国家人民生活起来就很辛苦。
现在社会有很多的现象,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根本都是教育问题。所以教育已经忽略了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去抱怨没有用。所以从自己开始,从每位家长、每位老师开始教孩子不贪,养他的廉洁之心,这样我们往后几十年后的社会才会愈来愈好。当几十年后的社会愈来愈廉洁,愈来愈懂得孝敬父母长辈,我们的晚年才怎么样?才有前途可言,所以每位家长跟老师的付出绝对都不会白费。
所以“勿私藏”,一来是不贪,再来有时候自己的东西也不要占为己有,就自己享受,应该懂得付出,然后培养孩子有慷慨的一种态度。不然孩子假如想到东西统统只希望自己吃,那他会愈来心胸愈狭窄。记得刚好有几位孩子一起上课,他们是住在一起,其中有一位孩子的母亲拿了几罐牛奶来给他的孩子,在哪里拿给他?是跑到房间里面,然后告诉儿子说:这个都给你喝。很怕其他的同学看到。他的孩子在喝这个牛奶的时候也要怎么样?偷偷摸摸!没有错,这个营养确实是给他喝下去了,但是对他整个人格是怎么影响?我相信他喝那几瓶牛奶也不痛快,吸收状况也不好,因为要遮遮掩掩。
他们的老师很仔细,观察到这一点,当天晚上就跟这个小朋友说:你有这么多瓶牛奶,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好东西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愿不愿意拿出来给大家喝?结果孩子也很单纯,他说:好!就把所有的牛奶倒在同样一个瓶子里面,然后其他的同学都很欢喜,因为他要请大家喝牛奶。然后每个人就倒一点,就一个很微妙的现象发生了,当人很愿意付出就会唤醒很多人的一种欢喜心,也会替别人着想。所以当牛奶要倒得太多的时候,这些小朋友会说:好了,好了,其他的同学还要。当每个人都倒了牛奶,一起喝下去。
结果施比受更有福,因为这几个同学要喝的时候,都一起说谢谢这位同学,所以他也很高兴。当天晚上他写日记,他就提到今天请大家喝牛奶,觉得那一杯牛奶特别香,特别好喝。刚好他的妈妈翻了他的日记,一看孩子还这么慷慨,还觉得请别人很欢喜,妈妈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做得不恰当。“财散则人聚”,人要有慷慨才能赢得人和,人生跟事业才会有所发展。我们的慷慨、我们的不贪都可以给孩子做很好的榜样。
古代有个人他叫杨震,汉朝的杨震,他为官非常清廉,而且常常会帮国家举一些好的人才,一起来为国服务。当时候他在东莱做太守,就举荐了一个读书人叫王密,也举荐他当昌邑令,也是一个官职。这个人很感谢他,所以有一天晚上就带了一些黄金去送给他,杨震看到他要送他黄金,就跟王密这位朋友讲,他说:我这么理解你,还举荐你当官,你怎么这么不理解我,还要送我黄金!结果王密就跟他说:这个没有关系,只是我一点心意,现在绝对没有人知道。杨震就说:怎么会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所以一个人的品德在哪里看得出来?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才能显现一个人的节操。王密听完之后,觉得很惭愧,就走了。
因为杨震非常的清廉,所以这个榜样也传给了他的后代子孙,他的孩子秉、他的孙子赐、他的曾孙彪,统统做官都做到三公的位置,都是国家的高官。虽然没有贪这些黄金,但是赢得的是更大的功德跟福分,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除了福报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德行的榜样。所以我们也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再跟孩子引导,对于公物也要爱惜,公物不能拿来自己私用,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曾经遇过很多很成功的人,他们都有提到,当初他们的父亲、母亲在公职上班,只要是不是公司的事,绝对不搭乘公司的车去办事;甚至于家里的电话也不拿来私用,非常廉洁,所以留给孩子都是很深的印象。
我会跟小朋友说:你们学校的椅子是谁买的?学校里面的公物是谁买的?小孩很单纯,他会说什么?校长买的。那我们接着问:那校长的钱从哪里来的?校长的钱当然从,他们思考没那么快。我说:校长钱从哪里来?他说:政府给的。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的?从纳税人来的。纳税人有多少?孩子说:十三亿。没那么多,我说你会纳税了吗?他说不会。最少有数亿的人是纳税人。所以学校的公物,这一张椅子,甚至于任何一个东西,它有多少主人?数亿的主人。所以你偷了这个东西,你是欠数亿的人的债,你以后做牛做马都还不了。所以我们引导孩子,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主人,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把它拿走。所以“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总结:
1.安全方面:提醒孩子注意自身安全(如过马路、端热水、寒暑假防意外),杜绝危害他人行为(如拉椅子致伤),强调“事虽小,勿擅为”。
2.规矩方面:教导守规矩,如不随意丢垃圾,爱护环境,避免因小习惯损个人及国家形象。
3.不贪廉洁:教育“物虽小,勿私藏”,不私拿他人东西,纠正孩子贪小便宜行为(如偷苹果、拿钥匙),以杨震“四知”为例强调廉洁,培养不贪之心。
4.教育与榜样:家庭教育需奠定做人做事基础,家长应以身作则,教导爱惜公物,传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德行榜样。
文章来源:知因知果过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