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剪断了我的翅膀,
却怪我不会飞翔。
在苍白无力的世界中,
爱就是为自己、为他人,
留有一块自由翱翔的彩色地带。
——《Alike》
今天看了风靡朋友圈的教育短片动画,启发意义很大。希望有孩子的家长,都可以静下心看一看。
这部8分钟的动画短片,却没有一句台词。却荣获国际117个奖项提名,64项大奖。
短片没有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向我们展现出最普通的生活点滴。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景一般。
某一天的早晨,一位父亲正在给孩子装好书本。小小的书包与装不完的书本,然后就开始了父子一天的日常。
沉重的书包压得孩子有些吃不消,踉踉跄跄地跟着爸爸出门了。但是即使这样,孩子已经开开心心的上学了。
世界的周围都呈现出一片灰白,无数路人来往奔波,脸上的表情和周围环境一样灰白无力。整个世界就像一台精密巨大的机器,每个人只是其中一个小小零件,没有个性,没有自我,漫无目的地维持着生存。
这时出现一片绿洲,一个神采奕奕地年轻人正在拉提琴。当时也吸引了孩子的关注,他睁大拉眼睛好奇注视着,还不由自主地模仿起来拉小提琴的样子。
可是每次但他看的时候,却被爸爸拉走。然后,他被爸爸直接送到学校上学。爸爸认为只有好好上学,以后才会有好的出路。而拉小提琴的年轻人明显是被社会淘汰的异类。
其实爸爸何尝不是这灰白制度下的一员,放弃了自己的个性与梦想。但唯一让他恢复色彩的,就是每天去学校接孩子回家。
就如我们虽然痛恨体制的束缚,但是习惯之后却深深依赖它。任由体制磨平自己的棱角,只为能更好地存活下来。
孩子在学校画了拉小提琴的年轻人,但是没有被老师表扬。反而被指责,要好好学习写ABCD。回到家给爸爸看,同样爸爸皱起眉头也不喜欢孩子的画。
可当孩子慢慢变得规矩,认真学习写ABCD。他不再那么的快乐,身上也没有活力。爸爸很担心孩子,去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直到他看到孩子的作业才发现,于是带了孩子去看绿洲的上拉小提琴的年轻人。
结果年轻人已经不在了。看着孩子失望的表情,爸爸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不顾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模仿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开始拉小提琴。
孩子看到爸爸的行为,终于露出长时间以来最灿烂的笑容。
虽然短片简单明了,但背后的寓意却很深刻。发人深省,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找来看看了。
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世俗所认同的三好学生,或者要让孩子朝着我们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呢?
个人感想是遵循孩子的天性喜好,适当进行引导。不要全盘否定,过早折断孩子的翅膀。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鼓励发展他们所热爱的兴趣。总之因材施教,合理地引导。
有感悟的家长朋友们,欢迎留言讨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