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新作文首届写话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来自珠江的郭明霞老师分享了她的“一年级口述作文”的做法,还有来自内蒙的贾凤莲老师分享了她的低年级“画”中有话的做法。两位来自祖国一南一北的老师异曲同工地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低年级写话教学的难点,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让孩子们找到了写话的源头活水,解决了孩子们不知道写什么的“无米之炊”的难题。
郭老师的做法是因为一年级的孩子会说但不会写,所以通过孩子口述,家长记录的方式来完成日记作文。贾老师的做法有些类似:孩子把学校里的、班级里的新鲜事简单画一画,讲给家长听一听,再动笔写一写。两位老师的共同点就是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说话、一起画画,甚至是一起表演,一起写作。这样的形式不会加重孩子负担,还能做到家校联手,教育孩子是事半功倍。孩子是父母一辈子的事业,此举增强了亲子互动交流,受到家长的欢迎,家长们也乐此不疲。对语文老师而言,批改也充满乐趣,可以及时了解孩子们的世界和他们的语言表达。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孩子们思维能力,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各方面的知识,更培养了孩子观察、积累、思考、阅读的能力,为孩子们中年级的写作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最后管建刚老师总结时强调:低年级写话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能留心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想象力。这个写话指导的过程中,孩子写作的兴趣培养比孩子是否写得正确更重要!要允许孩子一开始的乱说乱写,允许孩子有胡思乱想,承认孩子有自带的写作系统,低年级的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尽量控制老师改的欲望。郭老师和贾老师通过“口述”和“作画”的方式很好地带动了低年级孩子的写作激情,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是我们一线老师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当然时代在发展,写话的方式也可以与时俱进,照片、小视频等都可以成为写话的触发点。
从几位专家的讲座中我领悟到写作是带着镣铐跳舞,可低年级的孩子才会走,就让他们带着镣铐,那肯定是学不会跳舞,甚至连走路都不会了。我们老师要允许孩子随意地跳舞,想这么跳都可以,各种舞姿可以百花齐放,上不了台面的,无门无派的群魔乱舞也都可以来试试。在会跳能跳的基础上老师再加以技术指导自然而然就可以跳得更好更美而且更自然!还能跳出不同的风格!自创风格也说不定!因为孩子们有了跳的兴趣,舞姿自然也就随性奔放,自然大胆,而不是畏手畏脚,伸展不开,僵硬死板了!
再结合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来说,虽然我没有教过低年级,可自己家里有个三岁的小娃,美国人的研究说孩子天生会写不会读。我理解成孩子天生会说,不管有无逻辑,是否正确,孩子天生就有一张巧嘴,下面举几个我家丫丫说话的事例:
乡下田野上,丫丫说:油菜花像月亮 一样金黄,枯萎的芦苇是狗尾巴草,蚕豆花上的黑点像一双双眼睛 一样瞪着我……
阴雨天起床,妈妈打开灯,丫丫就说:我把灯光吵醒啦!阳光一早就暖暖地照着窗帘,丫丫激动地爬起来,高兴地说:我把天都睡亮啦!
月亮真亮真圆,树缝里的路灯发出和月亮一样的黄黄的光,丫丫说:月亮躲到路灯里去了!月亮回家了!
妈妈说:丫丫,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丫丫正好看到书上有只兔子,就对妈妈说:我要粉色的,你给我买只粉色的。
狂风之后,地上的楝树果子落了一地,丫丫见了,一脚一个踢着玩:妈妈,这果子能吃吗?妈妈急忙说:不能吃,有毒的!丫丫倒不急:妈妈,等会儿烧烧就能吃了!妈妈纠正丫丫:烧烧也不能吃!丫丫叹口气:那我长大了吃吧!
丫丫的量词也用得“出神入化”:一张笔,一条床,一颗枕头,一朵汗……
一朵汗的确不是量词的正确用法,可要在诗人的眼里我想一朵汗不知多么诗意呢!所以,就算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她也有语言的天份,就算没有逻辑,也不够正确,可孩子天生自带语言系统。谁说这样的语言不美,我们不需要去纠正,要做的就是倾听,改的欲望太盛,会让孩子说话有顾虑,甚至不敢说,会一张口就是错。管建刚老师说:保护孩子错误的“真实”,你可以否定他们的观点,却不能剥夺他们真实言说的权利,来抑制他们说真实错误的勇气。这是一道教育难题,也是一道教育智慧之题。
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听任不管,孩子的语言不是天生的,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陪他们看书,听给他们讲故事,读诗歌,听他们的心声,一起去看世界,在一点点的陪伴和积累中,孩子的语言才会形成,这时候我们大人要做的就是不让孩子带着镣铐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