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崛起,公众号盛行,个人品牌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年代,只要你够有才有能力,就可以完全的展现自我,没有人去克制你,压迫你,没有官僚主义,没有歪风邪气,你只要做的就是尽情的发光发亮。
这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年代,人人都在坦露,炫耀,今天去哪里旅游了,明天去见了什么大人物,看了什么大场面,学了什么课程,好像所有人都在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好像很多人都过的风生水起,羡慕的工作,加倍的努力,相比较而言,感觉全世界就剩下自己是个穷逼,没有钱,没有核心竞争力,唯一在手的安稳点岗位,好像分分秒秒就能被新一代的小鲜肉小美女们所取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不在是到四十岁才有中年危机,而这中年危机被定义在了三十岁,三十岁上下的年纪,既尴尬又美好,大多人这个时候已经成家立业,有了房子有了孩子,职场上经过打拼也终归是有了一席之地,但与此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大的压力与挑战,需要更多的money来支撑一个家的生活,孩子未来的前途,教育学习,兴趣班,培训班,夏令营,出国,留学等等等,还得保证在这段时间,不能有人身意外,生病,职场上还要确保有足够的能力去维持高收入。
面对经济,压力,生活,分分钟就能碾压一个人的生活,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休息。
这样的境况,就让我们这一代人无比的焦虑,女人焦虑自己生完孩子跟不上职场进步,焦虑孩子的教育没有跟上同龄人,男人焦虑房贷车贷教育费等等等。
如何缓解这种焦虑?
是啊!该如何缓解这些问题呢?
在这股知识浪潮中,智者告诉我们,好像只有去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缓解当下的焦虑,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置于永不败之地,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脱颖而出,不被后浪拍打在前浪上。
也就是抓住了国人的焦虑,也正当近两年,是知识付费盛行的年代,在行,分答,知乎live,千聊,喜马拉雅,得到等各种付费知识产品平台的兴起很能说明些问题。《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上线的第一天,就创造了500万的销售额,截止到今年四月份总销售额超过3000万。得到上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等订阅量超过10万的产品已经有很多了,每个大概200人民币,一个课程的营收就是2000万了。
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但凡有点有名的,一个行业里做的好,就能开课授众,教人以鱼(渔)。
付费产品的市场跟其他行业没有什么差别,挂羊头卖狗肉一样也有,进行二次创作,再次包装一样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付费这种商业当然也是以盈利为目的,包装自然不可少,更高明的是那些都是看起来很新鲜,很有意义的标题,你以为是另一番新天地,结果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更高明的是你以为那些本来就是你想要的内容,其实是对方引导你的结果。你以为你有了自主权,只不过是好听的另一种说法。
当然也有优质的,对方用心在做的产品,可以短时间帮你梳理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给了很多知识点,帮助刷新眼界的。
花了这么多时间跟精力,也还是有一些教训跟收获的。
倍感焦虑的我也不例外,从PPT课程,微信公号课程,写作技巧,时间管理,如何好好说话,到英语课程,时间管理,甚至有关情感方面的等等,每天我都在计划着,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情可以多花些时间,什么事情可以少花点时间去解决,就连上厕所的时间,我都考虑着,这个时间我是不是可以记个英语单词,可不可以去写一些感想,去看一篇文章,分析一下作者的思路,时间利用最大化,去做更多的事情,去学更多的知识,课程。
可是,这样做真的就不焦虑吗?
与其这样每天都很累,很压抑的去做这些,就真的不焦虑,不茫然么?
经过一系列的学习,答案告诉我,这么做并没有缓解什么,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稍微好过点。
其实,很多人,看似很努力,学很多的课程,争分夺秒,倒不如说是花钱在为自己的焦虑买单,而不是在付费学习。
学习没有错,为知识付费也没有错,要想在职场,挣钱的目标上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学习也没有错。
可是,关键在于该怎么去选择?该选择去学些什么?而不是一刀切,跟风,看别人学什么就学什么,看哪个挣钱就学什么?
市场上,有教学英语的,学PPT的,学写作的,学插画的,学PS的,还有教健身的,运动的,穿衣打扮的,演讲的,口才声音训练的。种类繁杂且多。如果每一样都跟风去学,这样,只会让自己疲于奔波在各种课程中,没有独立自主的思考,去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关键需求在哪里。
在面临这么多的学习资源中,我们又该如何选?
第一:找一个你自身最感兴趣的,进行升级打怪,把自己的爱好兴趣当成是自己的小宝贝养,不断打磨核心技术,一级一级的升级打怪,直到培养成boss的那一天。
第二:找准自己最需求的那个点后,就是行动,说再多想再多,不行动的梦想都是瞎扯淡。
第三:坚持,这里的坚持不是让你痛苦的去坚持,而是把做这件事,学这个当成一个习惯,让他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以上三点,很简单,但也很难!关键在于行动起来!只有利用起来了,你的钱才是用的值,知识才能学到肚子里去!而不是陷入一种瞎忙活,瞎焦虑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