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致成读藏学思小集《书林揽秀》上辑文稿
《宋本广韵》影印本重购记
@陈致成[文]
5月上中旬,同仁小兄弟十分尽心劳神地帮我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取了一册外观品相难得完好的《宋本广韵》影印本,并为之垫付了45元书费和5元挂号邮费。该书为北京市中国书店根据清康熙年间吴江张士俊泽存堂校订重刻本影印,初版于1982年6月,原价2.40元。
记得初版次年在下曾购得该书(当时在下还是大学本科在读),此后亦始终爱赏这本承载“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韵书”的影印本古籍。因为在下大学时代一直在学习写作近体格律诗,而该书(简称《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所据今已不传的隋陆法言编撰《切韵》正是唐代以及北宋诗人词家用韵所本(韵分206部),南宋以后合并为107韵的诗韵(即所谓平水韵)以及词韵、曲韵无不以这本北宋官方重修的《广韵》韵部为宗祖。与此同时,像《广韵》、《集韵》(亦北宋官修,以《广韵》多沿袭隋代原编旧文旧注故)这样的韵书亦可作训诂字书用。
那么,如今在下为什么又托小兄弟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取呢?因为在下有心病,担心原购该书已不在:由于大学毕业后在下写近体诗改用清戈载编撰《词林正韵》(取其宽也,比清官修《佩文诗韵》还宽),2011年4月在下福州自有住房出售前即已久未触摸该书,后来以藏书藏碟为主的软件家当又打包发至太原并存于友人家中,就更是难以触摸了,也无法查验该书如今是否还存在且完好。
至于《广韵》一书在国学经典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或者从近现代国学大师黄侃推荐给初学者的“应读之书”书单亦可见一斑。
黄侃先生曾将《说文解字》、《广韵》这两部字书、韵书与《十三经注疏》、《大戴礼记》(如今广为人知的《礼记》原称《小戴礼记》)、《荀子》、《庄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不读《通典》,不能治《仪礼》)、《文选》、《文心雕龙》等十书并列,作为入门进阶之国学经典推荐给初学者,并以为,“以上诸书须趁三十岁以前读毕,收获如盗寇之将至;然持之以恒,七八年间亦可卒业。”
黄侃尝谓:“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并告诫初学者,治学最忌讳四大弊病:“一曰急于求解;二曰急于著书;三曰不能阙疑;四曰不能服善。”(合上均据程千帆、唐文编《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和学术》一书)这是题外话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下1993年6月综“16位近现代国学大家所推许”,并“校之以一己心得体会”,编注《集成国学大家举荐国民可读优秀文化遗产叙录》一推荐书目,取国学经典72种(分经、史、子、集四类,计经类8种、子类18种、史类16种、集类30种),《广韵》亦跻身其列。
(2015年5月述记,2016年8月订补)
作者附言:其实,作者担心该《宋本广韵》影印本不在是杞人忧天了。2016年农历清明至谷雨间,作者由福州前往上海整理2015年8月至9月间由太原发往上海、寄存在妹夫老房子里的旧家当,即欣慰地发现购置于1983年11月2日的该书仍完好地保存在我的纸箱“书箧”中。(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