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初,某天漫天大雪,春节气氛已经开始按耐不住,办公室里的妇女们开始讨论春节前要置办几套衣服和做什么新发型,我抻着耳朵听了半天,不懂就问,这离春节还俩来月呢你们咋乎的也忒早啦。问完除了收获整齐白眼儿还有若干指导意见,歌词大意包括一是采购和做头发都要有超前意识,懂得计划的人生才会有巅峰,二是你丫平时也不是不采购不做头发为毛都挤到节前几天,为节前拥挤指数KPI冲量做贡献么,三是你的头毛真该收拾一下了简直拉低整个办公室平均水平。综上所述,我决定好好搞一搞自己头上那几根毛毛,拨打了被强力推荐理发店的电话。理发店小兄弟拿着小本翻了一会儿(我听见翻纸)谨慎地问,下周三中午12可不可以。我也谨慎地问,时间这么精准吗?他回答,我是极其注重时间的人,每个顾客都排好点儿,绝不可更改。我胆战心惊又问一句,我万一要更改会遭到什么?他说,要更改得提前告诉他。我说好。
去那天还是下雪,我稍微晚到十分钟,收到他四条微信一个追命CALL,进屋时我很冤枉,你看我这十分钟都用来在你门口的雪堆里停车了,这雪堆也太厚太硬压不透。他说,那是黄土堆,最近修路挖出来的。
那是个不大的门脸儿,是一个半封闭小区的最外侧,临副路。里面装修简单,但很干净,只有一个理发师。我第一次面对这种一对一服务,感觉难以形容,故意装作很见过世面的样子对着镜子对他各种指挥。末了,他说,我比你更有经验,听我的。我那堆话算是白说了。
当初预约时间时他说预留两小时,我觉得他是有点夸张,结果他真照俩小时来了。期间好几次有不明真相群众推门说,前面几个人,给我剪个啊。都被理发师小兄弟撵出去了。后来进来个七十多岁个大妈,看就我一个顾客,直接坐在休息椅子看起了电视,看了半小时想起来问了一句,啥时候给我剪?理发师小兄弟默默走到台子前拿出小本本给她看说,姨你至少还得等七小时。姨摔门走了。
理发师小兄弟问我,你发量其实很多,为啥不试试更时髦的发型。我说就我这岁数,整的跟小年轻儿似的,有点儿难为情。他惊讶地跟看猴儿似的看着我说,你不高姐推荐来的吗?她多时尚啊,她领来的客户都美的跟朝鲜族似的。我说恩我是北朝鲜的。小兄弟有点局促,可能觉得自己应该说点儿别的,问我要不要换个电视剧看,我说你给我调个小猪佩奇看看。他问为啥,我说我家小朋友就爱看这个,为了证明我是真诚的,我还把手机里女儿的照片给他看,顺带等待赞美。他一脸震惊的看猴儿的表情再次出现,问,这是您女儿?我觉得有趣,调谑着说咋的你以为这是孙女?他沉默了。而我选择使劲儿看小猪佩奇。
俩小时过得很快,大半时间都很安静,我很满意,我受够了过去一进理发店就跟进地推培训班似疯狂推销办卡的体验,也不知道什么营销环境能把那些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都整的跟饿虎下山似的。至于新搞的这个发型,除了比过去短一点儿,我真没看出什么大区别。
出门的时候比较省力,知道是黄土堆就直接绕行了。回到办公室后大家都没想起来今天是我定好做头发的日子,只是问句为啥大中午要回家洗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