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意思,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平庸和无所作为,我曾经也是这么理解的。不过,随着年龄渐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中庸才是人最难达到的一种境界。
中庸是点,极端是线
中庸的反义词是“极端”。实际上,相比于中庸,做到极端并不难,人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挑战自己的极限,无论是极端努力的工作,还是极端放纵的生活,极端都只是一个过程,是一条线,只要你还在走向极端这条路上,你就处于极端的状态。中庸却是点,是在相反的两个极端区间内的那个平衡点。
线容易找,点却很难。
有多少人将赌注全部压在事业上,最终忽视了家庭;有多少人无休止追求财富,却忽略了健康。
曾经的我倚仗自己年轻,在工作中拼命压榨自己并以此为乐。直到我过了三十五岁,面临着时刻可能被裁员的风险,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围城中,我才开始反思:“如果透支自己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我的路却越走越窄?这种身心俱疲且习惯性焦虑的生活状态是我想要的吗?
这种追问越来越强烈,我终于意识到,我一直在向线的一端奔跑,却离那个点越来越远。
懂得中庸的人更善于抓主要矛盾
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应的是我的身体状况和精力的每况愈下,这种现状倒逼我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透支自己的身体和时间。我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来兼顾事业、家庭和健康。我向曾经那种“我全都要”的思维说了再见,不再试图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而是学会分清主次,选择重要的事务去做,不重要的事情做到合格或干脆不做,挤出时间给到家庭和自己。
我把这种心态当作是一种练习。
在持续练习了半年后,我发现,自己的工作表现没有变糟,反而更有条理了,我不再是那个看起来最忙碌的人,却是效率最高的那一个。同时,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满,身体状况也慢慢变好。
我不再走极端了,不再寻求万事做到极致,而是将自己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全局性且长期的思维看待自己的人生。
抓住生活的主要矛盾,合理配置自己的时间,是我对中庸的重要认知之一。
中庸是一种普适智慧
中庸被公认是儒家的思想,但神奇的是,一个好的理论总是会具有普适性。
从《道德经》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中就可以看出,如何权衡补和损,不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张的无过无不及吗?
中庸是一种普适智慧,也是一种大智慧。但凡具有大智慧的人,都是懂得把握尺度的人。而这种尺度的把握,往往是书本中学不来的,需要去做,去悟。
我很喜欢一句话: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是灰色的。这句话隐藏着中庸之道的大智慧,“中庸点”就是游走在黑与白之间的那短短的灰色地带。
恪守中庸原则的人,更容易洞穿人情世故,更能够看透世间真相。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就是中庸的特征,不强求,不硬刚,纷繁复杂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最终水滴石穿,万古奔流。
中庸是一种普适智慧,适用于万物,适用于任何人类社会。
如何找到“中庸点”?
我想结合自己的感受给出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买过理财的朋友都明白一个道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很少有成熟的投资者会把自己所有的资金都用来买某一款理财产品,投资的目的是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你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想象成一系列的投资,合理配置你的精力和情感,在生活、工作、家庭和健康中找到那个平衡点。相信我,如果你找到了这种平衡,你的综合收益一定是最大化的。
虽然这种建议看起来是常识,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相比于寻求平衡,更多人喜欢的是押宝似的人生。
有人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认准了职场晋升一条路,不敢创业,不敢发展副业,最后在面临裁员时陷入了极端无助。有人忽略了家庭和健康,用生命透支着未来,幸福感被慢慢消磨,最终变得麻木。
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不平衡的资源配置,也是一个又一个为了追求极端而远离中庸的惨痛案例。
第二个建议:学会做减法。
既然中庸是一种平衡状态,那就需要我们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减掉那些让消耗我们的因素,让生活的天平重归平衡。
我们获取一些东西,舍弃一些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减少生活中的熵并让其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浓度,就是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
有很多身外之物可以舍弃的,而舍弃这些东西并不会削弱你的幸福感,相反会让你变得更加平和,更充实。他们是:
按揭贷款买的数码产品——相信我,比起不欠债的轻松,一款新手机给你带来的幸福感简直微不足道且短暂;
高频次的身体刺激,比如口腹之欲、鱼水之欢——不能纵欲,要有度;
嫉妒的情绪——嫉妒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它只会无休止地消耗你;
过度的焦虑和懊悔——活在当下,因为未来还没来,过去不存在;
无谓的话和事——知道哪些事情不做,哪些话不说,在很多时候比做和说要好。
从现在起,做个中庸的人吧,努力寻找你的中庸点,将精力合理配置到各个方面,尽量削减那些让你焦虑的身外之物,让生活回归平静。
当然,中庸很难,它需要我们去寻找,去练习,甚至可能花掉我们一生的时间,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