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苏菲的世界》一书,我想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哲学书,但是引用书中的思想真正的哲学家不会有绝对这种思想。
《苏菲的世界》不仅在内容上对哲学史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全书的结构上也是巧夺天工,“主人公”苏菲其实只是席德的爸爸给女儿写的一本哲学书中的一个人物,而显然席德又只是作者贾德所作《苏菲的世界》中的一个人物,仅仅从这个结构上我们就很简单的把这个问题延伸到了我们自己身上——我是不是也只是某位“上帝”的书中的一个人物?,这其实就是“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变式。
物种进化的脚步走到今天,人类是不是第一个产生“自我”这种意识的物种我们不得而知,甚至我们连我们脑海中“自我”这个意识的存在性都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看起来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我们很简单就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只是某位“上帝”想象出来的一个个体,那么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上帝”所控制,我们的每一动每一想。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上帝”的想法,它为何要构思我们?也许他也只是被“上帝”的“上帝”所构思出来用以考虑我是谁?这个问题的一个工具,于是我们陷入了无限的循环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得不到答案,我们只能从物质的世界出发,认为我们的肉体再加上我们脑海中的这个灵魂就是我。但是现代科学仍然没有找到我们脑海中的这个灵魂在哪。如果仅已我们的肉体来定义每一个“我”的存在,这显然不是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似乎永远都能听到在我们的肉体深处藏着一个“精神”的我,他是我们的欲望我们的道德我们的理性,我们所有认为这是我产生的想法的集合。但是这样的精神的我真的存在嘛?现代科学证明你的某些欲望可能仅仅是某些激素的刺激作用产生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只是一堆激素的集合,人,不能面对这样一个答案。人,尤其是现代人文主义环境下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我来寻找生活的意义,没有了这自我的“我”人类就和自己制造的机器没有区别。
因此不妨来看看历史上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如果把看历史的尺度放大一点,以百年百年或者更大的尺度来观看历史,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样一些问题的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就中国历史来说,炎黄时期以前大部分人还是泛灵者,人们对于“我”可能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看法,只是出于基因延续的目的让“我”去吃去采集狩猎,这时的中国还处于小规模部落的区域聚居社会。炎黄时期以后一个大致统一的“神”的概念开始出现,在此后的几千年里这个“神”不断的完善并且与一些外来的“神”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历史上的那个“我”——女娲用泥捏造,炎黄子孙,儒道佛三教下的社会里的一个具体的人格,这时出现了一个自称是我们的“神”的代言人的秩序规定者——皇帝,于是一个封建的社会就这样形成了。直至现代,封建社会土崩瓦解,人文主义占据社会主流,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我,这个我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之中,我们不再必须是某个集体或某个“神”的一份子,“我”就只是我,是我所有的欲望理性道德等等的组合 ,由此一个已法律为约束的契约社会逐渐形成。
这就是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我”,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我”,我也不得而知,就好像贾德所说——就算我们的脑子简单的足以让我们弄懂,我们也愚蠢的无法弄懂它。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脑袋中的几道电流就可以让我们产生我想吃或者我想爱的想法,我们不知道这几道电流是不是就是我们,如果我们其实并不存在,那又会怎样?
由于本人所学有限,文章中有错误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