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上班空闲时,和几位同事闲聊。从前一天坐公交车的拥挤、堵车聊到了中小学生的考试放假,聊到了如今的老师。借着话题,我回忆起了小学二年级时教过我语文的一位许老师,以及许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2件事。
许老师那时30几岁,面容白净,衣着整洁利落,短发,说话有山东口音。她家有2个儿子,比我们高几个年级。
有一次,班里有个同学尿湿了裤子,上课时有同学告诉了许老师。许老师让这个同学把自己坐的小板凳搬到讲台旁边不远处火墙的下方,然后让同学站在凳子上,背部、腿的后部紧贴着火墙,烤干裤子。之后她继续讲课,我们继续听课。因为老师特别关照了这个同学,下课后也没有其他同学嘲笑他尿湿裤子。
记得当时可能是春季3月份,雪早就化完了,温度还不高,教室里还要烧火炉取暖。
不久后天气慢慢暖和,火炉也就不烧了。
有一天下午,班里一个女同学的妹妹在我们上课的教室门口玩耍,小姑娘大概4,5岁的样子,一会儿扒着门边往教室里张望,一会又趴窗台边上看她姐姐。许老师看到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小姑娘分散了,轻声告诉她到别处去玩,离教室远一点。小姑娘稍微离得远了一点,但是不一会又靠近了教室。(姐姐在教室里,她怎么可能离教室太远呢。)
过了不多会儿,有同学发现小姑娘在教室外面地上躺着睡着了,她的姐姐好像也注意到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被再次分散。许老师看到这个情景走到教室外面,把小姑娘抱起来,放到教室最后排没有人用的空桌子上,还找了一些衣服给小姑娘盖上。安顿好了小姑娘,继续上课,同学们自然也就跟着许老师的节奏认真听课了。
许老师的语文课我们一直到上到了学期末。
过完暑假,9月1号开学后上语文课,发现不是许老师教语文了,在学校里也没有再见过许老师,听说她调走了。许老师的离开,让年幼的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和惋惜。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后,我的那种感觉才慢慢消退。
(那是70年代中期,年纪不够上小学又没有合适的幼儿园可上的孩子不在少数,哥哥姐姐在教室里上课,他们就在教室外面自己玩,下了课哥哥姐姐再出来照应一下他们。那时一家兄弟姐妹3,4个或者4,5个的情况很普遍。)
如今40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当年的同班同学还有几人能记得许老师,记得许老师做过的这2件事。我一直记得,连自己再也没有见到许老师的失落惋惜都记得。
许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给了我们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妈妈对孩子的爱。
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那种爱,也深深的记住了许老师。
中午吃饭时分,照例听书,新书《感受爱》已经听过3、4遍了,重新再听,这一次又引发了我对遥远的往事的回忆。(我很少回忆往事)
樊登老师说独自旅行的人,往往在旅途中会找一个伴,结伴同行感觉更快乐些。听到这里,我记忆的大门瞬间打开,多年前的两件往事涌入脑海中。
其实我也早有过这样的经历了。
1987年7月初,刚刚放暑假不久,我在南京浦口火车站买票回家,送我的朋友说路途遥远,要是能找个同行的伴更好些。于是认识了排在同一个队里的小马同学,他说在马鞍山钢铁学院上学,准备回家。
我们同样去往西北方向,于是选择坐同一趟车,浦口至兰州。
30多个小时的行程,拥挤颠簸,我和小马互帮照看行李物品,偶尔也聊聊天。
到达兰州是在早上8,9点钟,而兰州却不是我和小马的终点。
在兰州站买好了晚上的车票(记得是8点多发车),寄存了行李物品,我和小马一起在附近吃了有名的兰州牛肉面。(夜晚休息不好,记得吃早饭前我有点头晕,还呕吐了,小马还拿水给我喝。)
时间还早,我和小马商量去附近的公园转转看看。我们查找了公交线路,决定去五泉山公园,很近,坐2,3站路。游玩了几个小时,回来后吃了晚饭,买了一些车上吃的食物,进站候车。
一路同行几十小时,和小马也熟悉了,聊的也多了起来,聊到彼此的家庭和学习情况,将来的工作去向等等。
快要下车前,小马说父母给他的路费是买直达车票的,不得已买的中转票,又吃了几顿饭,身上没有钱了,问我借5块钱,下火车后刚好够买汽车票到家。没有一丝犹豫,我立刻就拿了5块钱给他。小马感谢之后,要了我的通信地址,说回家后就寄给我。
车到玉门,送小马下车,就此别过。
我继续去往乌鲁木齐。
到家后不久,收到了小马的来信,除了表达感谢,还说我愿意借钱给他,是个侠女(让我有点意外),随信一起的还有5块钱纸币。
我回了一封信,告诉他钱收到了。此后就没有再联系了。
32年过去了,小马的样子至今还能回忆起来。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眼窝有点深陷,叫马明理。
那时我上大学,一天的伙食费不超过1块钱。
那时武侠小说、武侠剧刚刚开始流行。
一路几十小时走下来,小马明知自己没钱了,直到快下车了才开口问我借钱,想必他是鼓足了勇气才说出口的,他的心里该有很多的煎熬与顾虑吧。他可能没有想到我会毫不犹豫的借给他,拿到钱时他心里的负担才算是彻底放下了。侠女之说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吧。
3年后的7月下旬,我独自在承德旅行。在一个车站候车时,有个小伙因为问路和我认识,闲聊中得知我们要去相同的地方,于是决定结个伴同游。
游玩结束后,我去秦皇岛,小伙回北京。他要了我的通信地址,我也留下他的联系方式。
几个月后,大概是12月中旬,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拆开看是一张很漂亮的明信片,而且是立体形状的,上面有几句祝贺新年快乐之类的话,心里很是感动。
很快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张很大的有几片羽毛装饰的立体明信片,写上祝福语寄了出去,想着赶在元旦前小伙能收到。
后来又互通了几封信,慢慢的就没有联系了。小伙的名字忘记了,只记得他姓赵,长相干净清秀,衣着朴素,穿一双布鞋,说话轻声细语。
往事早已随风远去,美好的记忆却永留心间。即使是相识不久的陌生人,因为走过一段相同的路,有过对彼此的陪伴与关照,人性中的善良、温暖与爱,自会洋溢流淌,并被感受到。
2012年12月底一个寒冷的冬夜,故乡的小火车站,弟弟送我上车。
火车进站后,弟弟拿着我的2件行李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有一个瘦小男子双手各提着一件非常大的行李很吃力的往车门走。弟弟看到后把一个小包交还给我,把另一个包挪到左肩上跨起来,什么都没有说伸出右手帮着那人把行李一直抬到了车厢里。
走在弟弟身后的我目睹了整个过程。
这个小小的举动,透出了弟弟心中的善良与爱,就像一束小火苗照亮了漆黑寒冷的冬夜。我感受到了温暖。
上个月的1月1号,晚上7点,我坐公交车回家。很有幸,坐的那趟车干净明亮,每个座位上都垫上了厚厚的棉坐垫,又舒适又温暖。在2个等红灯的间隙里,瘦小的女司机都拿出抹布擦拭车窗车门玻璃,并说交了车可以早点回家。
从女司机的举动里,从她朴实的话语里,我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她对工作的爱,对家的爱。
我们这一生,有谁不需要爱呢?
每个人都需要爱,那么就去付出爱并感受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