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星中学几乎聚集着全县的读书尖子,”加之,“读初中以后,韩寒对课外书籍的涉猎越来越广”,耗费了韩寒的很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热衷于阅读可能与在同龄人中较孤立有关),“所以几乎是整个初中阶段,韩寒在班级中的名次一直在40—50名之间,而他们班级共有54名学生。”尽管“放在全校比较,也还是全年级中间略偏上一点”,[1]但无疑对韩寒的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人生活状态的自我感觉往往取决于周围人的生活状态,决定一个人成就感的不是个人在宇宙中的绝对地位,而是个人在自己所属群体中的地位。整个初中阶段,韩寒长期在一个优等班级里做了三年“差生”,对一个自我预期一般、家庭要求不高的孩子来说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对于一个早慧、一向自视很高、家教甚严,从小就被当成读书种子,而且显然敏感而富于文学才华的少年来说,这绝对是相当严重的挫折和伤害,他不可能不因此对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产生怀疑。
心理压力不断积聚的结果,最终导致了韩寒对于学习的逆反心理,分辨究竟是学习还是学习“不好”让自己烦恼已经变得不重要。事实是,正是从初中阶段开始,韩寒开始对数理化表现出缺乏兴趣的趋势。多年以后,韩寒自己回忆当时的情况说,不知道那些比自己学习好的人是怎么学的,从此以后就放弃了做一个好学生的想法。[2]韩寒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好的了,可是别人竟然做得更好!从此以后,他开始对继续提高自己的成绩丧失了兴趣,他说觉得没必要为自己不感兴趣的第一拼死拼活的——显然,这种说法中间未尝没有为自己找台阶下的因素在。“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诚不能也。”像少年韩寒这样一个天分甚高,也比较努力上进的孩子,却无法适应教育体制,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事实上,正是因为如此,在韩寒后来彻底退出现行教育体制时,他才会被作为一种现象广泛地关注争议,最终被媒体塑造成为反抗教育制度的“小英雄”。
★韩寒小贴士:
如果你的学习、工作成绩不理想,万不可轻言放弃,破罐子破摔。首先你得通过跟师长、同学、同事交流搞清楚,状态不佳到底是因为不够努力、方法不对头,还是脑残弱智就是不如别人?甚或因为其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在智力能力正常的人中间,比别人差劲往往是不够努力、方法不对头的缘故。另外,即使你确实不擅长某些事情,那也只说明你做那些事情失败,并不说明你做人失败,你完全可以在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拿学习来说,爱迪生、爱因斯坦等许多伟大的人物考试成绩一团糟,很多大款小学没毕业;拿情商来说,拿破仑、乔布斯等许多伟人就不善于跟人打交道。
如果我们是父母,也应该注意不要过度揠苗助长,给小孩儿太大的压力,逼着孩子进重点、考实验,以至于因不适应环境对自信心造成损害。
[1]韩仁均:《在读初中的日子里》,《儿子韩寒》,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31、32页。
[2]杨澜:《杨澜访谈录·韩寒》,东方卫视2006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