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一个多月后的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和彭德怀分任正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和129师三个主力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三个主力师都是由红军改编而来,那么在改编之初哪个师的综合实力最强呢?
115师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及陕南红七十四师合编而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下辖343和344两个主力旅,分别由陈光、徐海东任旅长,全师共1.55万人。
120师由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师、总部特务团、赤水警卫营等合编而成,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下辖358和359两个主力旅,分别由张宗逊、陈伯钧任旅长,全师共1.4万人。
129师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九军、三十军、独立一至四团合编而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下辖385和386两个主力旅,分别由王宏坤、陈赓任旅长,全师共1.3万人。
既然是比较三个师的综合实力,我们不妨从人员数量,人员素质和武器装备三个方面比较一下:
人员数量
长征之后,红军的人员数量锐减,再加上西路军的失败,红军又损失一部分人员,八路军改编之时,在编的红军人员约4.5万余人,115师1.55万人,120师1.4万人,129师1.3万人,所以单从人员数量来看,三个师的实力应该是115师大于120师大于129师。
人员素质
115师的主要兵员来自于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陕南红七十四师。
红一军团是红一方面军留下来的精华,再往前追溯就是林彪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的红三军团,这两个军团是红一方面军的两支主力,长征路上经过很多次硬仗。1937年改编成115师343旅,其战斗力自不必说。
红十五军团是由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和陕北红军的红26、红27军合编而成。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是长征过程中独立于三个方面军的一支队伍,而且在长征过程中还建立了根据地。
陕南红七十四师的力量就相对弱小一些了,抗战爆发之前,这支部队人员发展到1700人,相对于经过长征的人员,他们的作战素质要低一些。
120师主要兵员来自于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师、总部特务团、赤水警卫营。
红二方面军是贺龙领导的部队,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主要由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和红36军组成。红二军团是贺龙从湘鄂西地区拉起来的队伍。红6军团则是由江西苏区经过“小长征”到达湘鄂西的队伍,这两个军团的战斗力都还不错,但是人员编制不满。
129师主要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九军、三十军、独立一至四团合编而成。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领导下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中人数最多的一支部队。
如果单看兵员的素质,其实难以区分三支部队哪个较强,经过长征后,能够胜利到达陕北的红军都是千锤百炼,意志坚定的老兵。他们的素质相对于陕北红军来说是非常强的。
所以从兵员素质上来看,我个人认为三个师不相上下。
武器装备
1936年,在直罗镇战役中,红一方面军歼灭东北军109师全师和106师一个团,缴枪3500余支,子弹26万发,随后的西征战役又缴获2000余支枪。后来红军与张学良罢兵言和后,张学良在西安为红军筹集了3000支步枪和60万发子弹,西安事变时,杨虎城又送给徐海东部100箱子弹。所以红一军团百变为115师时,其武器装备并不算弱,而且还相对充足。
115师誓师出征时又发了一笔“洋财”,从阎锡山处领到30部15瓦的电台,50万发79步枪圆头弹,50万发中正步枪尖头弹,200支冲锋枪和机关枪以及大批的手榴弹。
115师组织平型关战斗前,参战部队每人领到2颗手榴弹和100多发子弹,343旅的四门迫击炮,每门炮有30多发炮弹。所以115师在整编时武器装备还是非常不错的。
与115师相比,120师的武器装备要寒酸得多,根据参谋长周士第的日记记载:第120师完成改编时共有迫击炮4门,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花机关枪1挺,步马枪4091枝,驳壳枪788枝,手枪91枝,手提式枪67枝,马刀2把,刺刀117把,各种子弹276955发。
改编之初,129师的家底可谓是非常寒酸,129师主力东进时,除了人员编制调整到位外,武器弹药的状况很不乐观。
129师在1937年10月进行的人员武器统计显示:
全师9367人一共装备了迫击炮6门;轻机枪93挺;重机枪29挺、花机关和手提枪75支;马步枪4136支;驳壳枪/手枪632支;刺刀55把。
其中步马枪弹43012发、自来德2872发、手枪弹6051发、重机枪弹23222发、轻机枪弹27361发、冲锋枪弹310发,合计弹药为102828发,另有67枚迫击炮弹和203枚手榴弹。
所以从武器装备来看,三个师的排序应该是115师、129师、120师。
综上,从三个方面来看,1937年八路军整编之初,三个师的综合实力由强到弱的排序应该是115师、129师、120师。不过经过八年的抗战,到1945年,三个师都获得了成倍数的发展,使第十八集团军成为当时数量最庞大的一个集团军。
从1955年的大授衔元帅和大将的数量来看,也是115师最强。
115师有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三个元帅,徐海东、黄克诚两位大将;
120师有贺龙一位元帅,许光达一位大将;
129师有刘伯承、徐向前两位元帅,陈赓和王树声两位大将,另外129师还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