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7堂课」读后感
01
写作是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不管是工作写作、创意写作,还是日常跟人们的沟通,都需要有写作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新媒体写作时代,写作还能为你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写作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但是,很多人看到此处,不免要唏嘘了。
“我从上学就开始写作了。” “提笔就会的东西,为什么要反反复复的讲?” “只要给我一支笔和一张纸,我完全可以写一篇完美的文章。” ……
这种现象,正如钱钟书所说:“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但其实,写作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不是你的碎碎念,也不是你的日记本,而是一门技能,一门需要你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的事情。
关于写作的书籍,市面上也有很多,我也看过很多,其中秋叶大叔的《写作7堂课》感觉就很不错。
02
秋叶,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有“多家500强企业邀请授课”,“百万粉丝大V”,“百万畅销书作者”等多种标签附体。
本书以7堂课的形式,系统总结了写作常用的方法——框架式写作、复利式写作、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清单式写作和复盘式写作。
内容可操作性强,从如何搭建文章框架,到如何搜集与整理素材,都用实例展示了大量的操作细节,能切实引导读者通过提升写作能力打造自身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在人才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03 写作:关于思考与动笔
记得以前,自己在写作这个道路上,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先写10万字再说吧。
于是就开始马不停蹄的间断式日更。
期间有过坚持,有过退缩,有过否定,但磕磕绊绊的,还是走到了现在。
但是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跌跌撞撞走了2年,现在还是小白一个,写文还是很艰难,没素材、没观点、没深度……
直到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拿起笔之前,更多的是要想一想。
给文章搭建一个框架,然后用搜集到的合适的素材与金句、观点去填充,如此,才是正确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磨刀不误砍柴工”,与其低效地写写写,苦恼地不知如何下笔,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地看一看这本书,认真地完成每一个章节后面的小练习,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写作或者职场生涯梳理一遍,明确清晰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努力的道路。
切记盲写,思考清楚之后,再执笔往下走,才是精进的最好方式。
04 接下来看看如何找素材和造金句
关于如何收集素材
看到书中说到“妈妈点赞”的创始人—邻三月,在自己是公众号上,2年时间更了3篇文章,理由是太忙,没有写作素材。
作者就为其量身定制了一个写作素材框架,并说道:
“你就写自己每天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人和事,按照框架,我把它分为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你自己的体验。身边的事和你自己的体验。身边的人可以写家人、朋友、同事和合作伙伴,还可以写四方客,特训营的好学员……”
邻三月听到这一番话,说道:
“这么看来,我可以写好多人,每天写一个人,写到3年后也没有问题了。”
看完秋叶和邻三月的这段对话,自己感触颇深。
将近有大半年的时间,虽然自己一直保持日更的状态,但是写的文字多是仿写、复制与粘贴,很少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可是看到书中秋叶帮助邻三月制定出的日更框架,以及他说的一段话。
我才知道,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生活更敏锐,更有感知力的人。而这才是对写作最大的价值,而这些内容呢,也是最原创、最走心与最独一无二的素材。
关于如何造金句
我们经常看到别人写的金句,而自己写文章,往往干巴巴,写不出好的金句。
想要写出优质的金句有两种方法,一种的确需要作者有丰富的人生积累,另一种是将句子用造句法提升。
关于造句法,其实就是我们上学时说的仿写。
比如看到“理解但不代表认同”这句话,就可以按照其格式,衍生出:
宽容但不代表原谅;
妥协不代表软弱;
同情不代表支持。
当我们看到一篇文章中有漂亮的金句,就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把金句句式剥离出来,进行造句模仿,内化为自己的语感,这样就可以逐步积累更多的金句。
05 最后,看看写作的本质
书中说道一个“比较思维”,很实在,也说出了很多在写作路上逐梦人的心声。
我们从小在父母的耳提面命下,就学会了比较。
与同龄人比成绩,比性格,比爱好……
于是这种习惯潜移默化的也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上大学,我们比学校; 毕业后,我们比工作; 工作后,我们比副业;
最终在“攀比”的路上,一去而不复返。
对于写作,我们也是如此。
书中说到:就连刚开始因为感兴趣而入门的写作爱好,在一起走的时间久了,开始功利化后,也开始进行比较了。
看到别人写作赚了稿费,就认为自己也要写,怕错过风口,这种不顾自己的积累时间精力分配而盲目模仿,是最害人的
带着比较思维去学习写作,你也要会很快学到一些实用的写作套路,无论是跟哪位老师学都没有问题,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技能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工作绩效的改善,也不一定带来收入的提升。
把写作的价值看小了,过于功利化了,反而会因小失大。
这里,在写作上,我觉得要处理好初心与逐梦的关系。
初心,书中说,要找准定位,有6种方式:
打造个人品牌,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人物,得到这个领域的认可; 快速提升流量,让更多的人愿意看自己的文章; 赚稿费,获取更多收入; 推广文案,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率; 结构化表达,提升自己和别人的沟通效率; 自我疗愈,没有商业上的追求,而是通过写作进行自我疏导,让自己变得更开心。
逐梦,书中教了很多方法。
比如从如何搭建文章框架,到如何搜集与整理素材,书中都用实例展示了大量的操作细节,给了我们大量的方法论。
米妮文学网 www.amin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