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人去医院看病,走进诊疗室。
医生说:“请坐。”
病人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的权利吗?”
医生无可奈何,连忙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呀。”
病人说:“纯粹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南极北极就不好。”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直接切入主题说:“你有什么病?”
这个病人立马调教,说道:“你只能说我身体的哪个器官有什么病,你不能说我这个人有什么病。”
医生听到这里,也不说话了,完全没招儿了。
这个故事出自于王蒙的《雄辩症》,看起来有点滑稽可笑,对这位病人的神逻辑简直无力吐槽了。但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这样的一群人,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要曲解,反驳,再反驳。
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娱乐记者,想扒明星的绯闻,在采访的时候连续发问,完全不管明星们怎么回答,就一副“我什么都知道了,小样你还装” 的神态,继续咬住不放,势必要让对方承认他们所谓的“真相”。最后发表他们自己所认为的故事。
现在回到起点,先想想我们说话,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有效的沟通?
根据智库百科的解释,有两点:
首先。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受者能确切理解:
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免除不必要的误解。
说白了,就是你来我往,让信息和思想流通起来,产生更多新的Idea. 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人,是不是存在这样一种人,说话,沟通的目的就不是聊天,只有一个目标----
证明“我比你聪明”。
他们会把每次的聊天,讨论都当做是辩论赛,一开始就把对方假想为“正方”“反方”或者说是“敌人”,双方处在对立面。过程中,不在乎对方说的有没有道理,而且即使有道理,也会想方设法偷换概念,想出反例,然后言辞激烈的反驳回去,势必要让对方哑口无言,俯首称臣。
于是呢,他们的生活最后就变成了一种很怪诞的游戏,不断地把生活细分为无数个由他自己来发动的那种口头战役,认为驳倒对方就取得了他认为的胜利(其实别人不愿意理他而已啦),然后沉浸在这种虚拟的碎片化的“胜利”中。最后呢,就变成了失败的人生。
因为沟通能力完全丧失了。他们会忘记了为什么要到这儿来,为什么要跟别人说话,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不清楚。如果是这样,又怎么能取得真正的结果和成效呢?
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种对正确感的强迫症。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太习惯于朝远处看,是朝近处看,而且是近处的某一个点上看。以为他们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就是全部,就是整个世界。无数个碎片的胜利,以为就是胜利了,恰恰是一场合成的谬误。
��最后引用一句柏拉图的名言:“有知识的人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只有愚蠢的人永远把自己的判断看成真理。”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