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4月汉诺威工业展之后,我持续在德国的各行业展会兼职做翻译,观察我国的出海企业。
在国贸行业摸爬滚打小试牛刀之后,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别。我们在课本上所学到的国际贸易模型,是以资本市场为主体,为降低劳务成本而做出是否跨国(出口,成立公司,在国外建厂等)的决策。这类公司往往在本国市场实力雄厚且经验丰厚,才会考虑出国开拓业务。我们在中国能见到的这类企业,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外企,听上去是管理领先且待遇福利丰厚的。
而我国的出海主体有着不一样的目标。
一类是为避开国内同质化内卷大流,专注从事外贸行业的公司,也有可能是大集团旗下专注外贸的子公司。这一类企业在正外部性的感染下,一定程度带动了行业品质的提升,例如文具行业主做外贸的贝发集团,市场地位仅次于晨光,在国内以前都鲜有人知。这类企业的特征就是,技术含量不高,易于模仿,照猫画虎抄袭严重。
一部分企业是由于内销下滑,但产能过剩,在外贸市场寻找新的机会和增长点。当然也有乘着资本东风出圈的,新能源汽车出海就是这个意思。这类公司一般想在国外当地成立办事处或寻求代理商,走亚马逊、Aliexpress通道的也有,独立站自建平台的也有(temu),主营仓储和售后服务。此类企业随之带动的,还有其供应链的出海,如果谁赶上了势头,供应链早一步出门,跨国关税口岸,能在交货速度上占据先发优势。电力供应原材料出海大潮就是这一波操作,汽车的供应链们也未雨绸缪。
还有一部分企业是,将R&D也就是所谓的研发,都挪到国外去了,花大价钱雇佣当地高技术人才,同时占领国内加工贸易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国际贸易模型倒过来写。一般采取的模式,有收购或控股,也有当地建厂的如宁德时代。一般要保证当地人群的就业,外国人比例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这部分企业,可以说是行为模式逆流而上,且不看融入当地所需的交易成本高昂(注册企业,当地文化建设,工会制约,法律限制,语言障碍等),以及企业跨国保密性问题,大多是供应链前中段行业。只能说明,国内在这些行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属实没有人。
即便我们都知道知识的共享,技术的互利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资源最优配置,但当今世界的贸易摩擦以及政治殊途却不得不为技术传播增设一道又一道的关卡。我们中国的技术进步之路,实属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