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不经意间发现乔斯坦的书《苏菲的世界》,断断续续的看完。总体上来说,这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但又不完全是,作者很聪明,光是枯燥的介绍哲学派别及其观点,是不足以让一个人真正的看完这本书的,作者在一开始设置悬念,苏菲的第一封信到底是谁寄来的?随着哲学史介绍下来,脉络也越来越清楚,但同时让人对这个神秘的哲学家的背景以及在苏菲身上发生的各式各样诡异的事情很好奇,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苏菲及这个奇怪的哲学家都是由故事里的作者创造出来的,就像是碟中谍一般,让我对作者构思佩服的同时有一种被耍了的感觉,当“主角”从作者创造的“作者”的书中逃脱出来,对这个充满了想象力和童趣的情节更是产生了很大的好感,话又说回来,贯穿全书的哲学观念在诡异故事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一种神奇的代入感,让我不仅回忆起高中的哲学课,更是打开了我心中想象力的大门。
初次接触哲学这门课,是在高中的政治哲学课上,想必大家都一样。我仍然能回忆起老师说起世界观和方法论时,我脑中完全没有任何概念的空白感,但哲学就是这么神奇,越是闹不懂,越是觉得很有意思,很深奥,在老师这种思维与实践、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等理论的熏陶下,逐渐对哲学这门高于生活却又扎根生活的课程产生了兴趣,但因为高三的特殊性,也仅止步于感兴趣而已,甚至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印象最深刻的是记得老师那一句话:知识只有在体系中才能被激活,这何尝不是一种哲学观念呢。接触了《苏菲的世界》后,体内哲学的洪荒之力蠢蠢欲动,正如作者所说,哲学需要好奇心与想象力,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心,不要让“理所当然”将你同化。
在还没有走完这段旅程时,脑中充斥着这种想法,觉得很神奇,自己是一个活着的物质,没有用生物的原因,就如书里所说,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说明生物的来源,虽然主流是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有没有一点点别的可能,就如老友记中某一集菲比对罗斯说,虽然世人都相信进化论、万有引力定义,但有没有一点别的可能,别否认的那么快,当年达尔文等人提出这些理论的时候,当时的人也是不相信的,所以为什么不能对这些理所当然的理论也稍微保留点意见呢,或许以后又会有新的理论来刷新大家的世界观,虽然有人说过哲学已死,凤凰浴火涅槃重生也许不只是神话呢。而在我看来,此时此刻的我是在思考,会不会在不同的维度,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我,甚至老之将至的我在此时此刻的我的旁边,同样在思考着,我们处在不同的维度,随着时间我会到达十年后、二十年后所处的位置,同样的,十年后、二十年后的我应该处于相对于那时候的十年、二十年的位置,这里面的量化单位应该是超越了时间的定义,更像是一种隧道,连接不同的空间或者维度更或者格局,然后老之将至的我会重新组成原先的我,或者另一种物质?会不会TA同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我们都在重复生活,循环往复,然后觉得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似曾相识,也许我们真的经历过,谁又知道呢。
嗨,我想成为一个始终抱有好奇心的哲学家,乱七八糟的猜想,乱七八糟的把充满规则的生活活的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