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3月4日 周三 阳光明媚
海子的诗读得不多,《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算是一首。追星于我这个年龄没关系,电视很少看,音乐嫌吵,电脑太累眼,人过四十,毛病也渐多。
有追星的欲望是在昨天。日思夜想弄了五六天的课题终于完成初稿,过程何其艰难。搜肠刮肚,查书、百度、找笔记,翻看以前自己写的东西,把能想到办法都想过了,从一筹莫展,到百思不得其解,到文不对题,再到语言如同老太婆的裹脚布,最后到文理疏通,标点符号的运用,合上电脑的一刹那,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心情如同窗外的阳光,明亮、灿烂。
下午五点,抱着试一试的心思发给韩主任,请他把关审查。心中也是忐忑,不知道百忙之中的他能否应允,能否认真去看,是否会不痛不痒的提几个问题,算作答复。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人的常态;再说文字编辑与审稿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几个小时过去也可能不会有几处修改,“看不见活”是搞文字工作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和韩主任的结识纯属偶然,因为一场报告,喜欢他准备立项主持的一个课题,贸然请人介绍加入,韩主任慨然允诺,我好生感动。以后在课题开展过程中,与韩主任等相关人员慢慢熟识,这才见识了什么叫“规范与严谨”,自己粗枝大叶的个性也得以收敛。这次初稿写完,第一个想发给的人就是韩主任,敬慕他的严谨与专业,未曾经过他的审查,心理也不踏实。
韩主任愉快的答应,我也就彻底放松,躺在沙发上,喜洋洋懒洋洋。晚十点微信小红点提示收到信息,韩主任发回修改稿!猜想韩主任一定是自接到我的通知近五个小时没有休息,没有耽搁,立马开始。心中的感动在晚十点的思绪中荡漾。不仅看,而且认真看,不仅认真看,还认真修改。密密麻麻红色字体,有小括号,有原因,有如何改,有为什么这么改;从题目内涵开始,核心概念选取与界定,详略搭配,增删原因,学术价值语言描述,研究对象的补充完善,研究目标的确定,再到研究计划中成果展现的完善,韩主任一字一句,仔细斟酌,一一展现,一目了然。最令我敬佩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与一个“的”增删他都讲的明明白白。我突然有一种保存珍贵东西的想法,赶紧点击“另存为”,保存一份原件,生怕忘记这个过程性材料,这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夜深人静才是思维活跃时,句句斟酌比较分析韩主任的条条建议,琢磨其中的道理,分析内在的原因,不明白就百度搜索。“信与书”在我的理解里是一样的,但是韩主任却画个问号,这本是我的随意书写,没什么概念的,但韩主任却当真。度娘告诉我,它们是双胞胎,但一个正式一点,一个随意一点,在不同场合需用不同的形式。自以为严谨的不得了,但在韩主任这个老科研面前却暴露了自己皮袍下面的“小”。自我羞愧中,与文本继续对话,与韩主任的条条建议继续对话,越到最后,只想对韩主任极致的专业素养致敬,向他的热心肠致敬。在世俗的今天,真正静下来,琢磨科研的人不多,不图回报帮助别人进步的人更不多,尤其是在教师这个讲究竞争的群体里,这样的人更是少的可怜。在凌晨一点五十,大概梳理了一遍文本。合上电脑,躺在床上却仍旧翻来覆去睡不着,感激、感动、感谢!
第二个想追星的原因起源于一场报告。昨天读杜威民主主义的一个章节,读不进去,百无聊赖,索性不读。手机里几天前买了魏智渊校长的一场报告,一直没听。对于魏老师早就耳闻,从南明教育开始,知道他们是一群有教育情怀的人在做的真教育。《教师阅读地图》在和多人的话语中提到过,他解读的《给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买了很长时间,还没开始读。也知道他是前新教育网络示范的院长,是现院长郝老师特别敬佩的人。报告是面向南风教育家长的,我们属于蹭听者。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报告,起初我担心我能否在听的过程中睡着,因为前面好几次都是听着报告进入梦想,醒来发现报告结束了。为此,我还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听书对我不合适”。为避免重蹈覆辙,我特意把手机的音调到最大。结果,不知不觉中,儿子来要手机打卡写作业,我才发现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已经过去了,就那么快的过去了。以前听报告,只喜欢听,但今天听了几句就感觉不写下点“金句”,不整理点东西太对不住魏老师如此好的报告。这一写就是洋洋洒洒就是七八页。魏老师的特点是语言简练,基本不重复,金点子,金句脱口而出,别人的报告反复啰嗦,但他的报告却是盼着他多重复几次。读书特多的他从一个报告都看得出来量的大小,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用的贴切到位,丝毫没有老学究的味道,只让你为他的引用而一次次拍手叫好。除此之外,他之所以吸引我的最大原因就他“基于问题解决式”的读书,在实践中可以应用。如疫情期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矛盾,他的建议是“抓大放小,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发现一个孩子的独特价值”。如回答疑问有天赋这一说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跟身体有关的领域,天赋最重要,跟身体无关的领域,就没那么重要,贝多芬耳朵不聋他也会是音乐家。再如,智商问题,他的观点是,智商在某个阶段重要,某个阶段就不重要了,任何领域都需要智商门槛,但大部分人都在门内,达到某个基准,智商就没了意义。对于差生,我们要通过解决学习问题解决行为问题,不要传递不行的概念,要通过抛出问题控制注意力同时还要给孩子有价值的任务引领他的发展。对于天赋的孩子培养需要自由跑,而现行的健康的学校教育需要集体跑,这就出现了矛盾,需要家长的解决。如此等等。
想起疫情袭击中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再想想平凡日常中韩主任和魏校长,“一切的力挽狂澜都源于极高的专业素养”,这样的星不追,哪还有星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