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超强带货主播们频频陷入舆论危机,是不是谁都可以做电商直播?除了最基本的知识储备销售技巧,我们还需要什么?

直播带货其实一直都存在。

最早起源于电视端口。于上世纪80年代发源于美国,之后迅速扩展到欧洲、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当时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兴商业形态。而目前电商直播的整个行业形态有点接近于电视购物当年的“战国时代”。如抖音,快手,淘宝直播,包括还在内测的腾讯直播,基本已经进入了野蛮生长疯狂抢占地盘的时候,几足鼎立的格局渐渐也在形成中。随着国内外明星,艺人,KOL,主播的纷纷入场,标志着这个行业正式步入主流。(换个角度来说个人认为直播电商也许还只是刚刚开始,可单独做讨论)

淘宝直播前负责人闻仲之前讲过这五年仅仅淘宝内部的直播GMV可达到5000亿,而目前淘宝直播的GMV也才淘宝生态的是十分之一。可以想象,未来如果有真正垂直全品类的直播电商,那这个GMV容量量能到多少,说它是个万亿市场绝不为过。

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万亿级市场,我们直播的人才储备量达到需求了吗?

辛巴被封号,李佳琦直播翻车,靠雾化维持发声,嘴巴破皮,薇娅嗓子一再沙哑,还有贩卖假货,打价格战以及最近湘姐也陷入了舆论危机中等等等等,这些可都是当今撑起整个电商直播的头部主播,百亿甚至千亿的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他们手上。

当然,高收入一定和高风险绑定,这个心理素质一定要有。但如果头部主播频频出现身体危机,素质危机,舆论危机等等危机,那这个市场又该如何继续?腰部尾部主播该如何进化?用户,粉丝的消费狂热该何去何从?

电商风雨20年,一年又一年的双十一也将国民的消费热情推向了高潮。

电商直播3年,从零到200亿,才3年。

这不是一场纯粹的货和场的较量,而是一场人,货,场的较量。有人参与的地方就有“”战争”。

很多人在问,为什么是李佳琦,又为什么是薇娅?

最客观且最真诚的回答是,时代的选择。

个人在这个时代中的力量是微不足道。

可能刚好他们有这个知识储备,刚好他们在做相关的事情,又或者刚好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最佳状态,所以刚好就是他们。

但,不代表他们就是这个行业绝对正确的标杆,一个才起步3年的行业,很难讲谁是标杆,谁具备行业话语权,一切都在探索,摸索。

菲利普·科特勒将营销分为4个阶段,营销1.0解决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交易”问题,即从产品到利润。营销2.0以消费者为导向,不仅需要产品有功能差异,更需要企业向消费者传达感情与形象。营销3.0则是以价值观为驱动,而到了营销4.0,企业将营销重心转移到与消费者互动,让消费者更多参与到营销价值的创造中。

显然,直播带货模式直接跨越了用户和品牌的情感链接,一步到达消费者和产品,一步穿越品牌商直链主播,直链利润,直链权威。

借用马克思的经典语录来做今天的收尾: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

所以,回到我们今天的命题,是不是谁都可以做电商直播?除了最基本的知识储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销售技巧,我们还需要什么?

是不是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反人性的诱惑抵御能力另再标配正确的价值观更为重要?只有有了这些基础设备,你才可能敢说上战场?

欢迎讨论,补充,拍砖者请柔和。如果可以,帮忙分享,感谢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

关注马导微信公众号:马导LIVE,了解更多时下最火营销——电商直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