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高考已过去整整7年了,每年这时候,总有一些记忆碎片飘进我的脑海。
2015年的6月,毕业班的教室已人去楼空。放暑假前,我们把一摞摞书搬去新的教室。
走进新教室后,便看到一片狼藉:几张试卷飘散在地,上面的字迹在狂舞,桌椅七扭八歪,黑板槽间的粉笔灰积了厚厚一层。
空气有了炎热的苗头,在身边来回游荡。一些属于上届学子的信息素尚存于屋内,我们嗅探到了,内心有隐隐的不安。
真是一段无比兵荒马乱又紧锣密鼓的青春。
故事的主角好像还未好好告别就匆匆离场,我们被时光推着向前,填上空缺的位置,即将续写新的故事 。
记得在冬天,大家在操场上跑早操,之后一起吸溜着被冻坏的鼻子,人群中全是小鹿的粉红鼻头;开饭时,我们带着超载的大脑狂奔向食堂(一群饥肠辘辘的人奔向食堂的盛况,让我们想出了一个成语:豕突狼奔);下晚自习后,迎着疲惫的夜色和雾霾走出学校。
世界洋流的位置和流向是什么
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其”有几种用法
.........
在难得的精神缝隙时刻,我们仍然见缝插针地向同学抛出课本上被来回画圈又打上星标的知识点。高一高二本来疏远得像两个世界的我们,在高三这一年不断靠近,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身体上的疲惫和长期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让我的基因序列深深刻录下了这一段时光。
后来啊,我在那几年的青春中深深惦念的男孩的面孔,一次都没有出现在我的梦里。频繁梦见的,是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这个时间节点。
与此同时,现实世界的时间飞速向前,这样的梦穿插在我匆忙的成长步伐中,持续了7年。
有时我在梦中也会深深错愕:我记得自己明明已经上了大学,潇洒度日,怎么转眼间又坐到了这间教室呢。
转向周围,每人书桌上都层峦叠嶂,一张张疲倦的面庞隐藏其中,我视线一转,赫然看见黑板上写着:高考倒计时 30 天。
一分一操场,是属于毕业班的恶魔谚语。
发呆的时候,会感到自己的分数在流失,那些看不见的对手精准地掐算着时间,笔的尾端激烈摇晃,黑压压地从远处像大片乌云般飘至我的头顶。
哪还有时间想其他,我赶紧做起了刚发的试卷,上面全是我直到考试也没弄懂的题。
那时的我,和几年后的我分别处在不同的时空,羡慕着彼此的生活。
其实长大后的日子似乎也没什么好,工作和家两点一线,每天地铁上漫长的通勤,经常要背回家看的一摞摞稿子。
用数不清的疲惫和倦怠换来的“窝囊费”,全都被她悉数奉给自己的灵魂——频繁闪现于天桥、人艺、鼓楼西的各个剧场。
现在的我,也会经常想起那些阳光盈满窗户,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的金色午后。
时间过得很快,要到了离别的时刻。一天下午,德育处主任把我们集合到教学楼旁的小礼堂里,说“下周是我们高中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了,大家记得统一穿好夏季校服,我们到时候会有航拍”。
宽敞碧绿的草坪,穿着白衣的清瘦少年,还有一棵冬天像弹弓、夏天长得像鸡腿的树,供我们一遍又一遍寄托着天马行空。我们会发疯地幻想在树上绑上一根足够长的皮筋儿,之后将人发射出学校大门。上体育课时,树下总会放上一块绵软的垫子,恰好可以享受到树叶投下的一片阴翳,供刚体测完的学生捶背揉腿、叫苦不迭。
在操场站立的几十分钟,不时有回忆穿插进来,我的嘴只能机械地蠕动出国歌的歌词。
——我们是受苦的一届,据说2015年的冬天,北极的气团被一股邪风驱赶了下来,一路南下,那个冬天极冷极冷,我们却觉得开心:这么个罕见的天气现象,考试肯定考!
——班级的教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独享二十平米的小天台,供我们去放风。有时候对面会有学弟学妹带着好奇望向我们这边,是种善意的窥探,临近高考,还有人在玻璃上拘谨地贴上了“加油”两个小字。
.........
终于,高考了。
考试那几天,妈妈载着我去考场,我的身体止不住地发热,已经到了能承受的极限,只能疲惫地趴在她的后背上。
在人群中,已然能感受到狂欢的序曲。有人换上了带着花哨logo的衬衫,讲话时已压不住飞扬的语调,候场的时候我听着他们即将展开的伟大行动:去染发,去烫头,去台湾环岛骑行,去日本看烟火大会,去和喜欢的女生告白。。。
青春是个盛大的花车,我们只想载着它巡游。
要丢掉书本,要忘记知识,改改古板的发型,扔掉厚得像瓶底一样的眼镜,不再素面朝天,不想再被教导和规训。
这最辛苦的一年,就像在甩一个沉重的铅球,终于奋力地将它抛掷出去的瞬间,身体也惯性的向前踉跄了几步。
事情证明,大家那些美好的心愿基本上都没怎么实现。
照毕业照那天,大家陆续返校,一进班门,便听到一阵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考完试后所有人积劳成疾,都病倒了,嗓子持续发炎,在家修养了数日。
一个男生染完黄发后,把劳累的面颊衬得更憔悴了,频繁收获周围长辈关切的问候。热血高校的男主梦在一声声“给孩子补补”中破灭。
我用三天的时间刷完了心心念念的《太阳的后裔》,觉得宋仲基,也就那样吧(我可能是找打)
没有了高考这个目标,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松懈,无聊,那些激动的心情也慢慢不再,在那个夏日中产生的狂想也逐渐偃旗息鼓。
后来,“高考”变成了一个努力单位。
朋友说她为了追梦,大学比高考要累三四倍。
我的朋友和我说,我考事业单位如果拿出高考的一半劲头,那早就考上了。
对于生活经历充满个性的新世代,它是为数不多属于我们的“集体叙事”,承载着成长的秘辛、隐忍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