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owable类是Java中所有错误Error和异常Exception的超类
-
Java中的异常被分为两大类:编译时异常和运行时异常,也被称为受检异常和非受检异常;所有的RuntimeException类及其子类被称为运行时异常,其他的异常都是编译时异常
- 编译时异常:必须显示处理,否则程序就会发生错误,无法通过编译
- 运行时异常:无需显示处理,也可以和编译时异常一样处理
-
常见运行时异常:
-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
-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索引越界异常
- ClassCastException类转换异常,如向下转型时的不安全性
-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非法参数异常,如创建SimpleDateFormat时传递的日期格式不对
Java对异常的默认处理方式:先根据产生错误的异常类创建该类对象,然后通过throw将异常抛给上一级,不断向上抛出直到抛给了JVM,JVM拿到异常后就会将异常的名称、异常原因、异常出现的位置等信息输出在控制台并终止程序。
-
Throwable常用成员方法:
// 将此throwable和其追溯打印到标准错误流 ***常用 void printStackTrace() // 返回此throwable的详细消息字符串 String getMessage() // 返回此可抛出的简短描述 String toString()
-
异常处理之try...catch...:程序从try里面的代码开始执行;出现异常,会自动生成一个异常类对象,该异常对象将被提交给Java运行时系统;当Java运行时系统接收到异常对象时,会到catch中去找匹配的异常类,找到后进行异常的处理;执行完毕之后,程序还可以继续往下执行;被finally控制的语句一定会执行,除非JVM退出
格式: try{ 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 } catch(异常类名 变量名) { 异常的处理代码; } finally { 必须执行的代码; } try必须有,catch和finally只能省略一个 多catch的顺序: 异常类间没有继承关系,没有顺序 异常类间有继承关系,父类异常写在下面 因为多态原因,父类可以抓住子类异常 尽量不要在异常处理中使用return: 1. 如果finally中有return,则程序会走finally中的return 2. 如果finally中没有return,则先执行try或者catch中的return,将其存入临时栈中,执行完finally语句后才返回临时栈中的值 若finally中有return,则try...catch...finall外面的return会编译报错 若try和catch中都有return,则try...catch...finall外面的return会编译报错
-
异常处理之throws:
格式:throws 异常类名; throws: 用在方法声明后面,跟的是异常类名 表示抛出异常,由该方法的调用者来处理 表示出现异常的一种可能性,并不一定会发生这些异常 throw: 用在方法体内,跟的是异常对象名 表示抛出异常,由方法体内的语句处理 执行throw一定抛出了某种异常
-
自定义异常:继承异常类
// 自定义异常示例 public class My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 public MyException() { } public My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super(message); } }
由于多态,继承中子类重写父类方法时,子类抛出的异常不能大于父类的异常;若父类没抛出异常,则子类不能抛出编译时异常(可以抛出运行时异常),只能自己处理
若有错误或补充,欢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