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我看到托尔斯泰说,他在构思《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原型是新闻里一个女人做了别人情人后卧轨自杀的故事,最初安娜在他心中极不可爱,她是一个背叛丈夫、追求虚荣的女人,他要让她的下场“罪有应得”。但写着写着,他并没有美化她,只是不断地深化她,人性自身却有它的力量,它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长出来,多一根枝条,就多开一层花,越来越繁茂广大。安娜的死亡最终超越了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断,在人的心里引起悲剧的共鸣。(柴静《看见》)
不要随意对人或事产生评价,接受他(它)们原来的样子,让其自然发展,然后静看结局怎样。符合自然规律的,就是最好的,没有必要强求,更不必在中途强行更改,任何的强力更改和人为的刻意干预,都会破坏事物本身的美感,而一旦违背了事物的规律,就极有可能产生不好的结果,就会失真。不管是对事、对人,还是对待自己,都是如此。
就像阳明先生说的,人自有良知,良知自会指引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样,事物自有其本身的规律,也需要人们按规律做事。
就像作者创作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即使自己内心里非常爱一个人物,甚至和这个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作者仍然不能随心所欲地更改这个人物的命运,因为从作者开始动笔,随着这个人物形象的一点一点不断地丰满起来,慢慢地,他就有了自己的身体、血肉和灵魂,他将不再是作者能够完全掌握的了。人物是有他本身的命运的,虽然是作者在一开始创造了他,但人物的发展轨迹自有其规律,而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让其自然发展下去,让人物自己来决定到底如何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