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1820—1879)福建侯官人,字幼丹,一字翰宇。林则徐婿。道光二十七年进士。迁御史。咸丰间,任江西广信知府,曾坚守城池御太平军。后擢江西巡抚。同治间,任福建船政大臣,接办福州船政局。同治末,日本侵略台湾时,任钦差大臣,办理海防。曾主持开采基隆煤矿。光绪初,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筹建近代海军扩充南洋水师。卒谥文肃。有《沈文肃公政书》。
马江海战:晚清时期,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在马尾兴办船政,原江西总督沈葆桢为首任船政大臣。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中国第一艘钢质军舰(平远号),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中国近代第一支军舰队均出于此。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学校。船政学堂培育了严复、邓世昌、詹天佑等一大批英才,中国近代海军五分之三的军官出自马尾。
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清政府妥协求和,不敢抵抗,使福建水师仓促应战,796名官兵阵亡,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牺牲的福建水师官兵被安葬于马限山麓,1920年,由海军界和船政学校校友从京、沪、榕等地募捐经费,建立马江昭忠祠,1983年成立马江海战纪念馆。在马尾有关福建船政的古迹遗址众多,保存较完整的有船政轮机厂、绘事院、钟楼、一号船坞、昭忠祠等。马江海战纪念馆和船政轮建筑群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清政府软弱,使得福建水师仓促应战,官兵 796人牺牲,打捞烈士 400多具遗体,分 9冢安葬于马限山麓。 两年后,墓东建“昭忠神祠”,1920年重建墓园,合9冢为一丘,并成立了马江海城纪念馆。
——节选自百度百科
晚晴历史,应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屈辱的历史。丧权辱国,令人扼腕叹息。个中滋味自不必说,各种不平等条约也纷至沓来,各国列强也觊觎外强中干的中国。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以来亲历过屈辱的一代代中国人的切身感受。自立自强,谈何容易。需要我们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坚持,并拥有强大的实力。强而不知体恤百姓的秦不到二世就灭亡了;汉也一样在战争中殆于战争,以至祸起于萧墙之内;唐的后期则是强而无备,金玉其外;宋更是富而不强,甚至一败再败……
马江海战事1894年甲午海战的前站,1884年,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侵略者将软弱的清政府拿捏了分寸,柿子找软的捏,屋漏偏逢连夜雨。最终在清政府无能软弱的情况下,福建水师仓促应战,福建水师几乎毁于一旦……
而十年后,大家熟悉的甲午海战,在青岛威海卫刘公岛被日军几乎覆灭清政府曾经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
一些熟悉的将星如刘步蟾、邓世昌等都在此一役中全部葬身大海,以身殉国。
如果说小时候看这段屈辱的历史是感动,泪目;而如今人到中年才更深切的体会到了国家强盛,筑梦深蓝的战略意义。国家不强、军队孱弱,那么海防、边防何人可依?
马尾港,罗星塔,历经千百年,沧桑的是时间,略去的是一代代人,而不便的则是中国人的强军梦、强国梦,这是由衷的。看着一张张屈辱的照片,看着一艘艘战舰被击沉,看着一些光鲜的人物无可奈何的牺牲,看着这个国家在敌人的强暴中生灵涂炭、文明蒙尘,作为中国人,除了痛心疾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每一代人也许都有每一代人的幸福和烦恼吧。如今的马尾船政,一派生机与活力,这里历史与现代结合,这里丰富的历史陈列和声光电的艺术剧目结合,让人民安详、宁静、太平气象来之不易……
今天,雨很大,面对瓢泼的大雨,望着无垠的闽江和大海,遥想着对面100多公里外的隐隐可见的宝岛台湾,心中情久久不能平静……
都是华夏儿女,却不能统一。
不禁想起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面对无限的时间,我们不过匆匆岁月,白驹过隙的过客而已。
但我们不能平的,我们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发自己的一份光,由此而已。
正如当年学业内容繁重的船政学员少年们,他们求学、用新思想努力求索,甚至远渡重洋,是的,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有受到最好的最新式的教育的熏陶,还有非常优秀的外籍教师传道、授业;然而他们同样是不幸的,他们在最好的年纪,以一种极其悲壮的形式,和当时他们身处的同样衰败的国家一样,悲情的而落寞的,无奈的走完了匆匆的人生,献出了自己仅有的宝贵生命……
——力 2024年2月7日 癸卯年腊月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