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Sonbby》
“这是一个漆黑的、风雨交加的夜晚。”这是Sonbby孜孜不倦地写作的第一句话,事实上这一句话也是它写作的全部,尽管为了从这一句开始,Sonbby已经准备多年了。至于后面的话Sonbby始终觉的不满意,保留的大片空白也是虔心等待第二句、第三句的出现。
Sonbby在乎的是它的退稿信而不是出版。
我个人的写作也是一再的陷入困境,这段时间写下来的都是我不喜欢的。对于语言我觉的无能为力了,这些熟悉的字词我完全领会不到它像什么?看到以前自己写的,我自己也会恍然----这些文字的表达始终不能完整的表述一个清晰的态度,我游戏了文字,文字背叛了我。在文字的世界里我试图寻找到自己的存在理由,也试图明白自己在坚持什么?但这些徒劳无功的试图只能让自己困兽一般。
如果从技术的层面上讲,我对文字的表述无能为力,海明威说:用尽量少的词。而在我的语词中,词语过于贫瘠,以至于再去除就只剩荒漠。对于出现的形容词和副词的频繁程度,是因为我不太确定说出的动词是处于什么状况。比喻及形容的附加是诱导读者的路径,也是自己迷失的开始。
我把这些文字打扮得花枝招展,但再也不是我当初想要的那个词了,如何把多余的东西删冗去简呢?一个涂脂抹粉的叙述不具备任何力量,更不具备一个“好故事”的特征。比较Sonbby的写作,我停在了起笔这个地方动弹不得。
我始终认为简洁的文字最具震撼,最常见的字词往往可以直指人性,关键在于我同时想知道这些字词是如何组合的。
生活是以平淡的方式延伸着,没有平淡,生活的张力就无从表达。如果将时间压缩成一月、一年,是足以发现平淡的生活激动起来已让人无法接受。生活的平淡也在于它足够的长。
真正的记述是平淡,是对时间的了解,是个人都经历过的每个白天、每个夜晚。而在个人的写作中,个人想象遮盖了这种平淡,忽略了时间的幔帐。那样描述的文字中处处透露着欺骗-----但不这样写,文字编织的故事似乎没有必要繁花似锦。
再次就是对文本的把握,在我的文字里,转折的方向太多。在我构建的迷宫里,常常让自己都不知道出口在哪里?或许唯一被这个迷宫困扰的只有我一人。游戏文字给个人提供了伪善的面具,也给不可见人的自我提供无数可能的出口,既然这些文字是我不可把握的,我的炫耀的同时也在担心文字的出卖,就像孔雀。
这些我称之为写作的文字始终是自我满足的潜台词。也始终未能表现出内心世界的错综,这是自我认知的失败,朴素而简单的生活常识我视而不见,这是个人的困境,这些本质上的东西不能向前,认知能力也就只退不进,退化到蛮荒年代,退化到不知不觉的一份子,在写的时候我明白这些东西就是个悲剧,我所不知的恰恰是自己的无知。这样的困境让我不知该如何写下第一个字词是什么?Sonbby至少写了那么一句。而我连第一个词都未找到。
文字的花招太多,智力就要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