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写这篇文章有两个原因:首先,这是个人成长元规范的第三篇——作品声音;其次,最近咨询案例中,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很多人并不懂“作品”的重要性。来看一个具体情况:
小C,人民大学遗传学某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某科技公司做市场工作,由于热情无限,在工作之余他参加了很多互联网的学习。他在“在行”上约了我,主要问题是:找不到发展方向,感觉特别纠结。大约情况是这样的:他参加了一个自媒体课程,受老师激励自己也很想搞搞这块,但由于他研究领域是海洋生物遗传,很难和自媒体挂钩,于是,他就找了食品安全的角度切入,每天都在自己的公众号、头条号、企鹅号上书写一些科普文章。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他还加入了很多妈妈群,让那些搞亲子教育的人帮忙推广,可是,大家觉得没有利益关系,就不太愿意给他推广。他就有点想转亲子类来取悦大家,可是自己又不太擅长,于是纠结了。
看了这个链条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发现,小C根本就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做着做着,忘记了初心,不知道怎么就掉到某个大坑里去了。这个问题本身也反映了很多人缺乏问题管理的理念:不要随意投放解决方案,否则会产生新的问题;不要随意解决非主要矛盾,可能诱发你完全想象不到的结果。
我们本文不讨论问题管理,只是针对背后深层次问题进行讨论:小C没有遵循“作品声音”的个人成长元规范!甚至连该规范的第一层次都没有做到。
2
“作品声音”是什么?它是个人成长元规范的第三条,也是每个成长者都必须要遵守的基本规范。之前谈到的“积极主动”元规范,是为了调整自己状态,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刻意练习”元规范,是要让自己用最高效的方法来训练和提升能力。而“作品声音”,是让自身价值得以显性化的重要规范,如何让价值得以高效积累和彰显,是“作品声音”考虑的重点。你看小C,由于缺乏对“作品声音”的认识,自身那么好的初始价值,最终却都被扔在一边,即便要去投入的领域,也没有积累下更好的价值。
不遵循元规范的要求,就会有坑在前面等着你。我们来看看“作品声音”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它一共有四个层次,从浅到深分别为:想清楚、做到底、有成果、出作品。
第1层:想清楚。按理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清楚啊,可是,这真的不见得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你看小C——人大的硕士,他也不见得能把事情想清楚。我们来看看想清楚有多么难做:
首先,你必须要有富人思维方式。所谓的富人思维,还有其他的叫法,比如“Be-Do-Have”、或者是“以终为始”、或者是“结果/愿景导向”。既然有富人,也必然有穷人,穷人思维的顺序是:Have-Do-Be,或者是“资源导向”,说白了就是:有啥做啥,有时间就把时间填满、有精力就把精力耗光。来看小C,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方式,他因为自己有时间(资源导向)就去做事情,而不是思考自己究竟要发展成什么状态、生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导向),就去盲目投入。他应该不知道:并不是有资源,事情就能做好,你看他的结果就知道了。除了小C之外,还有很多人在做计划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觉得自己还有点时间,就往计划里安排太多灵感,而到执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么厉害,于是就掉坑、撒泼不出来。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一个,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为成为这样的人做什么努力?而富人思维就可以帮你调整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其次,你必须要有好的思考方法。说了思维方式,好像不太容易落地,那就来看看思维方法。有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黄金思维圈(Why - How - What),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在脑海中过一遍:我为什么做这件事、我要如何做、我要做成什么样的?其实,黄金思维圈就是富人思维方式落地方法中最通用、最本质的那个,你只要练习十几次就可以上手、30-50次就能熟练、百余次之后你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也顶多需要一个月就够了!关于黄金思维圈,未来我会写篇文章专门介绍。此外,我在目标管理领域中也提到过一个模型:管理者第一思维模型——PORT,帮助你可以在制定目标时可以思考清楚目的、目标、成果、任务,这个模型就是按照作品声音的要求来构建的。参加过我的活动的伙伴都知道PORT模型的价值所在,背后其实就是富人思维在起作用。
最后,你要有稳定的决策模式。“想清楚”三个字,分为动作部分(想)和标准部分(清楚),动作部分的方式上面已经说过了,但是标准部分究竟怎么把握呢?这里就需要有比较稳定的决策模式来帮忙了。决策的有效性来自于对信息的充分收集、对事物的解释、对底层规律的把握、对决策原则和方法的有效执行。信息收集得越是充分,我们观察事物的视角越多;对事物的解释,可以用经验系统或者理性系统解释,要尽可能启动理性而非感性;对事物底层规律的把握,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掉坑;对决策原则和方法执行,可以帮助自己节省试错成本。关于决策系统,我会有专门的知识专题详细展开讲解。
所以,现在看看小C,他的问题是连“作品声音”的第一个层次都没有做到,那自己的价值不涣散才怪呢。
3
第2层:做到底。把事情想清楚后就可以开始做了,但是,能不能“做到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把事做完”,这就是第二层要讨论的问题。把事情做完,我曾经觉得这应该是最基本的素质,但是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无法把事情做完,比如说互联网上的课程,完课率非常低,像李笑来老师的全栈营,已经那么满意了,也不过一成的完课率。这已经是现实了,那么,这个看上去是基本素质的事情,还会出现问题,就必须要好好重视、认真看看究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了?
所有的服务提供者彼此都是敌人。一个搞在线教育的和一款外卖软件、直播软件、旅游App、购物平台、硬件(例如Kindle、平衡车)之间,竟然也成了敌人,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在抢占用户24小时的时间和有限的注意力。但是,有趣的是,这些敌人之间竟然也是同盟,他们在抢占用户的时间上,若干行为模式(把自己包装得很好,好到随意可以击中用户的需求,并驱动用户动机产生行为)竟然如此的趋同。而所有人的24小时,都被这些“彼此为敌人的同盟者”打散、瓜分、占据。那么,这就形成了一个很不好的客观情况:“做到底”的基础环境被打乱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多少都会受到影响、真的很难把所有已经选择的事情都做完了。
所以,没有“想清楚”的支持,我们的经验解释系统,在面对如此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会不自觉地想:“做到底很不爽,需要我承受一定压力,可是,我可以把这腔热血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啊!不搞这个有压力的不就好了?”,正想着呢,忽然发现身边竟然有那么多让自己可以挥洒热血的新鲜玩意啊。于是,坚定地扔下原来在做的事情,还要假装“很内疚”,并且要表现地内心还很难过、很焦虑得郁闷一段时间,然后,继续深陷在这个渐渐走深的大坑之中!
说到大坑,你可能很难想到那个大坑究竟是什么?我在之前的若干篇文章中都说过了,这个大坑会让你的格局越来越小!我在《彻底解决目标反复失败的三种方案》中提到过格局的重要性:格局越小,发展空间就越小,天花板就会非常低。我们来看看不做到底的后果:因为一次没有做到底,就会形成一个隐形的天花板上限,由于这次没有完成并没有得到什么不好的结果,于是,下一次自己依然可以不做完。慢慢的,选择了但是最终却放弃的事情越来越多,那个天花板也越来越明显,之后,你每一次触碰到天花板就会被弹下来,最终无法突破,被关在一个小笼子里自怨自艾。
所以,你发现做到底的重要性了么?它绝不止是让你把事情做完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突破自己的局限,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过往时代的干扰少,即便自己没有做完,也会掉头回来重新再把这件事情完成,可是,碎片化的时代并不是这样,一件事做不完,很可能你会因为“内疚”而不再回来了,毕竟选择那么多,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啊。所以,我建议你在内心中形成这样的信仰:越是在碎片化的时代,越是要“做到底”!
最后提示一下:做到底的前提是少做点。即便你对我上面说的内容无比理解,最后却选择了很多事项,那还是不见得能把事情做到底。所以,选择少一点,是前置条件,那如何才能在如此多选项中选出更高概率正确的事情呢?你只需要把第一个层次——“想清楚”做到就好了:想清楚了,就能找出最应该做的事情(可能只是一件事),这个时候就可以安静地完成了。另外,关于你选择的事情,一定不是那种需要“坚持”才能做的,这样会更容易失败,这是我的一条经验:永远不说坚持,是安静而持续的投入,试试看,这才能你更容易做到底。
4
第3层次:有成果。前几天看到一个学员的短期目标:下一个周内要早起7天,然后我问她怎么样就算你目标达成了?她说:“只要有7天早晨6点起床就好了。”我问还有其他成果么,她不知道,她觉得只要能够早起,就很满意了。
这里,再次强调作品声音的目的:将自己的价值不断呈现出来。连续7天在早晨6点起来的价值在哪里呢?做事而不考虑价值,这就是很多初级成长者经常掉的坑,通常只是换来了自己表面上的满意,让自己嗨起来,但是,最后没有什么用,就是因为没有把价值体现出来。体现价值的基本方式就是产出成果。所谓的成果,原意是树上长出了成熟的果实,表示有所收获。引申到现在来看,指的是一件事情得到了应该得到的结果。所谓的“一件事”、“应该得到”、“结果”分别指的是什么,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理解:
假设我想做“一件事”:要开发一个全新的课程,“应该得到”的是大纲、PPT、讲课录像,这些就是“结果”,如果得到了结果,就说明成果已经取得。假设我想做“一件事”:要把汇报一季度的工作情况,“应该得到”的是总结报告、演讲ppt、演讲稿,这就是“结果”,如果得到了结果,就说明成果已经取得了。
这就叫成果导向,本身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去思考最后要得到什么,围绕着成果做事并最终取得成果,才叫做这件事做完了。这本身也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在做事前预判成果是什么,在做事之后来找到成果来验证。
我们来对比一下,在同样场景/环境/工作岗位下的两个差不多的人,他们只是差了成果导向的思维方式:
- A在接到任务的时候,会略微等一下再推进,考虑清楚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得到什么成果,在做的过程中也去判断,哪个部分做错了,哪个部分要改进,然后回来好好反思自己。
- B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就直接开始,有什么就干什么,遇到问题就会被卡住,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如果遇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就会更拼命多干一些出来,但是,多干并不见得是对的啊。
你看这两个人,一开始B肯定有优势啊,因为他的行动力显得更强啊。但是,这个世界不是有行动力就行的啊,如果方向错了,行动力越强错得越远啊!没有想清楚就乱动,中文中有个非常形象的词对应:蠢,春天的虫子出来跑,那不是蠢么?用另外一个词来理解,这就是低水平的勤奋。(这里对试错和低水平的勤奋进行区分:试错的前提是在自己能力现状下想清楚,未来如果发现出问题了,自己的能力边界就扩展了,而低水平勤奋,就是没有想清楚就乱动)。成果导向可以让你最大程度避免低水平的勤奋。
所以,做事情要想清楚、要做到底,还要取得成果,这才能支持实现自己的目的。你看,前三步看上去是不是很复杂?其实任何复杂背后都有极简的方式来对应,在这里,那就是PORT模型。你只需要持续训练PORT思维模型,做任何事情前,都在脑海中过一遍:我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我希望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目标/状态?我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取得这些成果我要怎么做呢?实践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明显的提升,你就来找我,我为我的方法负责任。
5
第4层次:出作品。终于到了这个让你变得与众不同的层次了,正如文章的标题说的,每个人都是由自己的作品构成的,任何人都不需要吹牛自己多厉害多无敌,如果没有作品,那他什么都不是。
“出作品”的意思是你要生产出可供他人使用的产品,这个产品代表着你的较高甚至是最高水平。关于第四层次,我想重点提5点内容,分别是:细节打通、模块化、使用价值导向、影响力、从哪里开始。
细节打通和模块化。之所以叫作品,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你必须将这个输出的标准提到较高水平、甚至顶级水平。试着想想看,如果你是个画家,画了个作品还不如乞讨者写的乞讨状,别人会叫你是画家么?只有你把自己的标准提升起来,你才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关于这个部分,我曾经写过老文《你设定的标准决定着你的人生》,请在文章下方的“原文链接”中查看)。标准提升才可能带来细节打通的可能。人类的认知是一个吝啬鬼,它通常在自己觉得自己会了之后,就停止投入资源做深入了解,可是,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做不到相当于什么都不是(所以,知道做不到,还不如不知道,因为这会更焦虑)。当把标准从了解、理解,提升到使用、应用、掌握、评估,你就会发现,有若干的细节开始不断明确、不断打通,你会对某一个对象拥有更清晰的表征,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才会不断出现。
模块化。你必须要知道一个前提假设:人类喜欢积木。我们喜欢把复杂的、具有相似性的事物进行模块化,比如说:31、41、59,这三个数字后面接26,请你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基本上你是找不到逻辑的,但是,如果说这是圆周率,你是不是立刻就明白了,并且还可以顺便把这个题目记住了去问你的小伙伴呢?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模块化的重要。“出作品”的价值也在于把自己擅长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形成一个个被封装好的积木块,在未来可以随意调用,关于这一点,你也可以移步去我之前的老文:《如何梳理自己的能力并实现盈利?》。同时,把自己的能力打包成高标准的功能模块,非常符合边际成本递减的原则,是可以持续搞搞搞的事情!
使用价值导向。什么是使用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你用来满足别人(组织)需求的一切能力、资源等,比如说:公司里要求写一份文案,你只会作图,你的对桌又会作图、又会写文案,那么,他的使用价值就比你大。使用价值,才是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很多人博学而多才,但是一到用的时候就啥都不是,那只能说他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那么,回到“出作品”上看,除了要达到自己的较高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人(组织)有价值,能够让其他人因为你的作品而变得更好。所以,如果希望在“出作品”的层次走得更远,我建议一定要学一些产品经理的相关知识,更多训练从走出自己、站到用户的角度上去思考,在自己的作品中封装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影响力。影响力,才是“出作品”的关键目的!环顾现在的互联网,知识变现的时代到来了,看着那么多人瞬间爆发,真是让人心动不已。于是,很多人都在尝试着把自己的东西扔到网上,甚至是半成品也要扔出来,于是,不再有什么于是,基本久被淘汰了。那些可以瞬间拿到互联网红利的人,并不是他们走运,同样的,任何一个组织中,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积累了足够多的作品。
真正的影响力,并不是影响他人的行为,比如说营销广告、宣传文案的设计来让消费者冲动消费,而是要影响到一个人的价值,让他愿意为了共同的价值而投入。究竟要如何去影响他人的价值观呢?只是靠说辞是不行的,而是用作品来封装你对Why的认知。如果你的作品中包含着更多关于Why的内容,而不只是What层面的绚丽,那么就会更容易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比如说我吧,我的特点是思维清晰,认知有一定深度,希望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并且也想把事情说清楚。这样的特点映射到公众号上来,就会出现长文、难文,于是很多人就不见得能看得懂,比如说本文,这样的文章不会成为爆款。那为什么不去学学如何写10W+呢?不是我不学,而是我采用的战略是:用时间换空间,在大周期视角下重新看待影响力的问题。写出一篇认知深度够深的文章,用十年时间换来10W+,而这10W+是跟我有一样认知深度的人,是认同我的理念的人。这样做,背后有一个假设存在:影响力>注意力,我们可以用各种手段抓住人的动机,来达成既定目的,但是我更重视影响力。阳志平老师曾经谈到过7%的原则,用最好的东西去影响7%的人,其实就足够了。是的,7%会影响后续的7%,可能就会等来复利的拐点。
作品不是普通的产品,一定要精雕细作,尤其是在认知深度上要有积累,否则,面上装帧的再好,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看看李叫兽,市面上有多少搞营销的人,为啥他写文章就有人看?看看成甲老师,他的《好好学习》为啥就能瞬间打开全国所有市场?看看查理芒格,一个总是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的人,却能够把握经济的脉搏?他们,在用拥有极高认知深度的作品说话。而我,也决心走这条路,因为我太懒了,能够一次性把认识深度达到了,就不想费第二次劲儿,这也决定了这个公众号的调性:虽然看不大懂,但是看懂了、用上了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
从哪里开始。如果“想清楚”、“做到底”是对系统运转的要求,那么,“有成果”到“出作品”,基本上就是常说的输出导向了。那么,究竟怎么输出才可以“出作品”呢,除了学习产品经理之外,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就像前面提到的PORT模型一样简单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在第三层次上多做一步,第三层次不是产生了成果么,你只需要把产生成果的方法整理出来就好了。比如说:我写了个月报,那就把如何写月报的方法整理出来;我运营了个课程,那就把运营的方法、注意事项、流程套路整理出来,这就够了。这就是目标管理方法论中的最后一步——“目标达成”中,我要求必须给出成果和“成果产出方法”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其实,我的公众号里也有大量关于这个方法的说明,你可以输入关键词:小系统,来查看相关内容。
6
作品声音的整体层次介绍完了,除了帮助更好地成长地之外,它本身也是一面镜子,你可以用它来看自己、看他人。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没有做完,就想要去搞其他的事情了?时刻记着:你是由你的作品构成的。如果没有做完,怎么可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呢?就像我在《我得了“高期待综合症”,怎么办》中说得那样,你都没有想清楚、没有产生成果、没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形成作品,凭什么好事会到你这里呢?这是不靠谱的啊!
此外,你还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观察你身边的那些高手,他们为什么会成为高手,他们的作品是什么?他们的作品是怎么形成的?从他们的作品中自己可以借鉴到什么?是否可以仿照他们的样子先做一个作品试试看呢?这都是快速成长的捷径。
人生从来都不是渐进的成长曲线,而是上台阶的过程,之所以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台阶(层次),是因为你的作品让你变得与众不同,是因为你的作品达到了下一个层级。所以,作品声音还告诉你一件事:在焦虑的时代安静下来,去分析和判断究竟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形成的作品,并为之持续投入即可。这是个高概率正确的选择!
本次长文到这里,关于个人成长的六条元规范,已经重新写完三条了:积极主动、刻意练习、作品声音,这三条元规范提供了一个帮助我们梳理自我的方式,每一个元规范我都说清了原理、方法和具体实践切入点,希望我的读者伙伴能够去认真阅读。
这个时代,有太多太多人,连前两个层次都做不到,这就给我们遵循元规范的人一个机会:只要掌握PORT、不断对成果产出方法进行总结和封装,你就可以快速超越他人,获得跃迁的可能。如果你认可这件事情的高概率正确,那我建议:请务必提高你的标准,因为标准才是驱动产生作品声音的原动力!然后,持续实践吧。
最后,我要告诉你,幸福进化俱乐部的入门门槛,就是要通过个人成长六大元规范的考核。我想要的那些伙伴,要符合元规范的要求,想想看,同频、同话语体系、同等底层规范的人,将产生什么不一样的化合反应呢!